|
全國台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中評社 王秀中攝) |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政治室助理研究員劉世洋表示,國民黨務實推動“本土化”將產生如下影響:一是有助國民黨健全體制、東山再起。國民黨在改革體制、深耕基層等方面的一系列“本土化”舉措,將對其吸引基層回流、爭取社會認同、增強政黨戰鬥力產生積極影響。二是加劇蔡英文執政壓力。國民黨加速“本土化”使民進黨失去“抹紅”的著力點,經濟、民生將成為選民關注的焦點,民進黨只要無法交出基本的施政成績單就可能再度被輪替。三是不會衝擊兩岸關係。國民黨“本土路線”與“開放政策”並行不悖,國共雙方將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繼續致力於推動兩岸關係、提升交流品質、夯實和平基礎。
針對未來的兩岸關係走向,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黃彥豪指出,未來四年,對民進黨政府而言,維持兩岸和平現狀下,如何處理好民生經濟議題,將是蔡英文連任與否的重要關鍵。對北京當局而言,則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下,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他希望未來兩岸應“善意溝通”尋求更多政治互信,同時雙方須積極應對兩岸民粹化。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法律研究所所長季燁探討了2008年以來台灣青年政治參與的新特點。他指出,從表面上看,多數台灣青年在這些社會運動中的多數時候都展現了較高的個人素養,諸如提倡和平參與、事後有秩序地退場,然而,這種對“秩序”的表面的、有形的遵守,無法掩飾對台灣社會深層次秩序的衝擊。繞開應有的足夠的體制內制度和程序,動輒以民意為幌子訴諸體制外的自力救濟,這本身便是超越了法治的應有之義,長此以往,制度的公信力便蕩然無存。
中岡恢復建交在島內引起軒然大波,外交議題也成為會議上學者關注的問題之一。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生研究生王瑞婷表示,台灣的外交與兩岸政策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複雜關係。在馬英九時期,借著兩岸關係的發展,大幅降低了在外交層次會出現的政治風險,並取得部分國際參與進展。活路外交政策,有相當的政治理性。台灣能付出的外交成本,已經越來越有限。“選擇性的外交政策”、“投報率高的外交政策”應會是新政府主要的考慮標準。基於以上兩點,蔡英文外交政策的發展,會受到許多結構性的限制。新政府有可能繼承部分活路外交的政策內容,導致其不至於在短期之內有重大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