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社科院一帶一路研究成果在北京發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26 00:53:51


中國社會科學院關於“一帶一路”戰略研究成果(中評社 徐夢溪攝)
 
  接下來,王玉主就“’一帶一路’與亞洲一體化模式重構”發言。王玉主是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國際關係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他指出,“一帶一路”戰略同時具有進攻性和防禦性。如果當做進攻性戰略來看,中國應借此推動亞洲一體化,在亞洲範圍內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再進一步推進一體化安排,形成真正的互聯互通模式。從防禦角度來講,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福利可以通過經濟合作讓其他國家得到切實體會,從而提升國家軟實力。

  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國際關係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趙江林介紹了他主編的專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目標構想、實施基礎與對策》,它是社科院此次公布的7種研究成果之一。這本專著強調了宏觀基礎和微觀基礎,探討戰略實施對加強在全球價值鏈參與互聯互通區域合作的可行性。此書圍繞如何建立共同增長的經濟體系進行探討戰略對策,主要思路是中國應主動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可持續增長的支持,以此促進自身和外部國家的共同增長。

  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建民研究員,就絲路經濟帶、歐亞聯盟與中俄合做報告。她主要談了兩方面,一是推進“一帶一路”項目中需要的預判和有效應對可能的風險,另外她介紹了中國在推動地區合作方面的這種進展和優先領導。中國未來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的優先領域包括貿易投資合作領域,產能合作領域,互聯互通領域,金融合作領域,農業領域。

  然後,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許利平研究員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機遇與風險”發言。他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中國構成三大機遇。一是提升中國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原來國家夥伴關係,二是兩洋戰略的重要機遇,三是跨越式發展的機遇。風險則分為隱性風險和顯性風險兩類。

  俄羅斯東歐中亞所東亞室主任吳宏偉研究員就“一帶一路”與中亞做報告。他強調,中亞國家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密切關係。雙方的政治關係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制度保障,中亞國家獨立以後,與中國建立的良好了政治互信與合作關係,中國與中亞三個鄰國圓滿解決了邊界劃分問題,解決了中國與中亞國家關係發展中最大也是最主要的障礙。雙方的經濟關係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物質基礎,中國與中亞國家經濟關係順利發展,首先得益於中國與中亞國家之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雙邊和多變合作機制。雙方的人文交流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雙方對絲綢之路精神的認同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內在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