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2016年北京兩會國際輿論的關切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02 17:57:25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言人王國慶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撰文指出:作為觀察中國年度政治生活的“窗口”,每年兩會都是外界近距離、全方位觀察中國政經走向的重要機會。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審議通過“十三五”規劃綱要成為兩會的焦點議題;2016年也是我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面對內政外交一系列新情況、新挑戰,兩會將再次聚焦黨和國家改革發展大計;2016年開局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國際局勢風雲變幻,中國經濟外交的一舉一動吸引世界關注,兩會將對外傳遞重要政策信號。

  在此背景下,“十三五”規劃綱要如何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謀篇布局,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關鍵環節、重點領域和主攻方向如何更加清晰地展現,全面深化改革各項舉措如何能夠進一步扎實推進,世界經濟復甦動力不足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將走向何方,國際體系動蕩發展背景下中國外交將有何種新的作為,外界關注2016年全國兩會,實為關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戰略及其對中國未來走向及世界發展的影響。

  “十三五”規劃綱要

  今年兩會的一大重要議題是審議通過“十三五”規劃綱要。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確立為“十三五”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五大發展理念。在此基礎上,兩會如何進一步明確“十三五”規劃目標,細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任務備受關注。如何推動五大發展理念貫徹實施,如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如何降低企業成本和鞏固實體經濟基礎,如何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如何提升貧困地區“造血功能”打好扶貧攻堅戰,如何實現綠色發展提升環境質量等,都有賴於“十三五”規劃綱要予以明確,也都有可能成為兩會期間外界關注的議題。同時,中國如何設置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包括五年經濟增速、新增就業率、登記失業率及物價漲幅等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中國經濟形勢及政策

  新的一年,中國經濟開局“意外”頻現,經濟形勢及前景走向牽動世界神經。“十三五”開局之年的中國經濟如何定調、結構如何轉型,成為外界研判中國未來五年經濟發展走向的重要時間窗口。外界重點關注兩個方面:一是宏觀經濟發展總基調,包括如何調控宏觀經濟、如何平衡增長與改革的關係、為保持經濟增長將採取何種經濟政策與措施。圍繞近日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國務院擬提請人大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稿和審查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稿,外媒已經注意到,在經濟下滑可能誘發多種風險的背景下,此次會議再度強調今年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控。二是經濟增速,主要表現為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中國如何制定新的經濟增長目標,外界紛紛猜測今年具體的經濟增長目標,有觀點猜測2016年全國經濟增速將調低,但也有對GDP增速作出的具體猜測,或為6.8%、或為6.5%,其中有日本媒體甚至猜測將達到7.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