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戚嘉林語中評:兩岸新聞交流 潤物 祛毒
http://www.CRNTT.com   2017-11-27 00:26:51


 
  因此,他認為,每種媒體都必須萬馬齊奔,各種媒體我們都要兼顧,包括紙張的媒體。傳統媒體,尤其是紙媒,絕對不會消失。例如台灣的誠品書店,書店上書架是滿滿的書,雜誌三四十本,政論雜誌達到20本以上。

  “每個國家在每一個時代,媒體一定有它的取向。”“我們做媒體交流的工作,就是各個領域都要重視,要重視在如何正確的報道兩岸關係、正確地形成國族認同。”
 
  戚嘉林多年來致力於《祖國文摘》雜誌,他的心願就是在深度閱讀方面如何提供好的素材。

  “如果能夠提供深度閱讀的雜誌,那麼台灣島內一部分對政治感興趣的人也願意看到。那這一部分對政治有興趣的人,甚至也包括手中有政治或經濟權利的人,思想意識會慢慢的改變。”

  他強調,這樣一來,對大陸的觀點,對兩岸未來走向統一,他們會產生無形的潤物細無聲的內化。這個是最重要的,就是說島內更多有政治或經濟權力者,如果心中能將未來兩岸走向統一的看法內化,這對兩岸統一大業非常有幫助。 

  他籌辦雜誌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遏制獨派分離主義思維的蔓延和擴張。“我們在這一方面擔任了第一線打擊和遏制的角色。像我那本雜誌,名字就叫《祖國》,放在兩三百家書店,放上365天,就是一個活廣告,那這個廣告的效果很難想象。”

  戚嘉林告訴記者,每一個媒體人都要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如何在這個大時代獻聲。 他認為,台灣“獨派”的許多做法值得關注,“獨派”也有極少數人堅持革命的理想信念,這樣就會感染一群人,然後通過滾雪球的方式越滾越大。鑒於此,他覺得統派也要這樣,要有熱情熱忱,有革命性的信念。在台灣不斷的有這種聲音發出來,就會影響教化台灣社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