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國新辦防汛救災工作情況發布會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1-07-29 00:28:10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壽小麗(中評社 徐夢溪攝)
 

  於海峰:
  近期,河南地區強降雨,自然資源部在7月19日與氣象部門及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進行會商,發布了地質災害氣象風險橙色預警,河南省自然資源廳派出了6個工作組,深入一線指導開展地質災害隱患調查排查,21日8時,自然資源部啟動地質災害防禦三級響應,派三個工作組赴河南、河北、山西一線進行指導,並加密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頻次,指導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拉網式排查。截至目前,由於暴雨導致河南發生地質災害災情139起,險情427起,由於及時撤離人員,沒有發生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的情況。但是對於後續,雨後地質災害的防治不能掉以輕心。近幾年來,自然資源部加強重大基礎工作,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從28萬餘處增加到2020年底的33萬餘處,但仍有大量地質災害隱患沒有被發現,仍需開展大量艱苦的調查工作。我們也面臨33萬餘處隱患點“看得住”的嚴峻考驗。我們已經在2.5萬餘處隱患點安裝試驗了監測預警設備,但是覆蓋面還不夠,報警閾值和響應機制還在探索中。

  為此,自然資源部黨組反覆研究,4月8日與相關部門聯合召開視頻會全面部署,一是年初將綜合遙感識別技術應用到新一輪1:50000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和重點地區1:10000調查工作中,力爭多發現隱患,按照風險等級分類落實防治措施。二是推動專群結合,“人防+技防”的地質災害預警體系,加大普適型監測預警裝備,研發與適用力度。目前,已經對46起災情險情實現了成功預警預報,涉及1344名可能傷亡人員。三是與氣象局簽訂深化合作協議,將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由24小時拓展至72小時,留出提前量,進一步提升預警精細化水平。四是依托中國地質調查局技術力量,5月初就向全國30個省派駐專家隊伍,及時指導地方落實好地質災害防治措施。五是建立地質災害防禦響應機制,根據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區劃和氣象、地震等預測信息綜合研判,提前快速反應,力爭將防範措施落實到成災之前。今年以來,我們已經啟動4次防禦響應,先後派出16支專家工作組赴地質災害風險比較高的地區幫助指導地方開展防禦工作。

  目前已經進入“七下八上”地質災害高發期,也是地質災害防治關鍵時期。我們面臨北方大面積強降雨和南方局地短時強降雨引發大量地質災害的嚴峻考驗。近日自然資源部黨組多次研究部署,調動技術力量,利用一切技術手段,動員自然資源系統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緊盯南北兩線強降雨區,重點做好大面積降雨區和局部短時強降雨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二是在已有長期駐守各地專家的基礎上,再增派205名技術專家到各省地質災害防治一線進行技術指導,動員自然資源部技術支撐單位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加強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充分發揮推廣適用的2.5萬餘處監測預警設備的功能,對災情險情及時預警、及時轉移受威脅群眾。三是加強一線應急處置,要結合降雨趨勢和滑坡、泥石流的前兆,加強現場分析研判,對可能發生的災情險情要及時向地方政府提出撤離人員避險的建議。四是加強雨後排查。嚴防強降雨之後發生次生地質災害,盡全力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謝謝。

  周學文:
  關於山洪泥石流的防禦,我想再補充幾點。山洪泥石流的防範工作是我們每年汛期防禦的重點,因為山洪、泥石流防範難度大,容易造成人員傷亡。我們有一個統計,這幾年每年洪澇災害死亡失蹤的人數裡面,山洪、泥石流的災害占到60%以上,所以一直是我們防禦的重點。怎麼做好山洪、泥石流的防範?去年,國家防辦專門組織到幾個省進行了專題調研,通過調研,我們認為要有效降低山洪泥石流的人員傷亡,關鍵是要做好“五個環節”的防範工作。

  第一個環節,要摸清楚來了山洪、泥石流以後,轉移哪些人?轉移的範圍是哪個範圍?也就是要轉移誰的問題。第二個環節,誰去組織轉移?這村、那戶要有責任人,明確有了山洪地質災害預警後,誰去負責轉移這些群眾,尤其是年老的人、小孩子等這些群體。第三個環節,什麼時候轉?山洪地質災害要加強監測,剛才兩位司長已經介紹了有很多監測點,同時還要靠人去監測、去查看,發現險情,馬上組織轉移。轉移的時機很重要,有時候可能是幾分鐘、十幾分鐘提前轉移了,就可以有效避免人員傷亡。第四個環節,轉移到哪兒?轉的時候是時間很緊的,跑的方向不能偏了,方向要對,跑得要快,轉移到哪兒,預先要指定好,哪一家哪一戶轉移到哪兒,預案要做到位。第五個環節,做好轉移人員的服務管理。前幾年我們發現一個情況,人轉移出去了,群眾看著沒事兒又回來了,回來以後,山洪、泥石流就下來了。因為山洪、泥石流有滯後性,有時候雨停了,它可能就滑下來了。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做好群眾的服務管理,沒有解除風險,群眾就不能回去。

  通過加強這五個環節的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山洪、泥石流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今年已經有好幾個這樣的案例,自然資源部已經作了通報,馬上國家防辦也要向各地通報一些好的典型做法,供大家借鑒和學習。

  謝謝。

  壽小麗:
  最後兩個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