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原總監楊剛毅(中評社 臧涵攝) |
林垂立提到,他的作品幾乎全部來自生活,他認為,一首好的作品,要傳播給大眾,詞曲、歌手的演唱、媒體的作用非常重要。任何的作品是一定要經過傳播的,當年很多媒體朋友樂意把《車站》這首歌傳播給大家聽。
“這次比賽選出來的閩南語歌曲,以‘家’為創作靈感的有很多,在台灣叫做‘非主流歌曲’。因為現在台灣的流行音樂,裡面都是愛來愛去的主題,聽來聽去都一樣,不像90年代,那個時候是台灣流行樂壇百花爭鳴的時代。”林垂立說,現在台灣的流行歌曲,走進一個死胡同,但是危機就是轉機,他希望現在台灣流行樂壇有新的改變。
“2015海峽兩岸閩南歌曲創作歌曲大賽”金獎獲得者大陸代表蘇世洪表示,他創作的歌曲《在外咱厝人》講的是閩南人的鄉愁,這首歌曲是他在外求學的那幾年對鄉愁的體會,也是他對故鄉和親人說的話。
“每位遊子在離鄉的時候,想起父母親送別時的場景,都會很感動,所以我每次在外聽到家鄉歌謠都有點難受,有點歸心似箭的感覺。”蘇世洪說,此歌曲在詞曲編曲和演唱方面依然有很多改善的地方,他希望閩南語歌曲的創作增加更多的表現形式。
歌曲大賽的金獎獲得者台灣代表唐銘良表示,他創作的《老寶貝》講述的是一位撿垃圾的老人,他的兒子25年前因車禍去世,留下一個孫子,孫子長大後便留學美國,很多年都沒有回台灣,老人在講述故事的時候,好幾次留下了眼淚。
“家里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是我們的老寶貝,長大的我們,還是要繼承‘百事孝為先’的傳統美德。”唐銘良說。
台南市文化協會執行總監鄭道聰認為,歌曲的創作有兩個主要的項目:文學的創作和音樂的創作,文字有音韻,文字的音樂性能夠被很好地應用到歌曲創作上來,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