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專家談智庫建設:不能忽視“專業倫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07 00:31:20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中評社 臧涵攝)
 
  “決策者要給智庫出題目,智庫要為決策服務,智庫如果不能整體來把握問題,那麼提出的問題跟決策者的想法就會相去甚遠, 因此,智庫研究機構與決策者建立緊密聯繫是非常重要的。”李國強說,在管理方式上,決策者對治理現在智庫的專業性還不夠,而且決策者在決策的的時候單靠某一方面、某一類的智庫是不夠的,要搞智庫的綜合體。

  北京師範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李曉西認為,政策研究與基礎理論創新要相結合,社會經濟熱點研究要與社會智庫相結合。“現在社會熱點實在太多,智庫在選擇什麼主題研究的時候要與自己的特色相關。不能什麼都選擇。“

  另外,李曉西認為,國情研究要和國際潮流相結合。相關智庫把握時機送報告很重要,最好在國家重大決策前送報告,這樣建議就比較可能被採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認為,智庫需要發揮“臨門一腳”的作用。“研究成果要能夠抓住眼球,讓領導人眼睛一亮,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要提升研究的能力,需要長期的積累。在智庫初創段,要有向前輩學習的態度,不要認為西方的東西我們就要拒絕。人家在這方面有經驗,我們就要學習而不能拒絕,要有開放包容的態度。”徐洪才說,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要有一批人仰望星空,但是這很難的。我們的制度與體制要創新,從而吸引專業的人在智庫裡發揮作用。通過開放,促進體制機制的改革,從而實現國家、智庫的現代化建設。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信息中心總編輯胡海濱提到,智庫需要有思想力和研究力。這與智庫的定位相關。

  “智庫與傳統的結構需要有所不同和凸顯,思想力是基於實踐基礎上的。怎麼把它變成國家發展所需要的思想力,我們的研究要按照這樣的方向展開,而不是純粹的理論研究。” 胡海濱說,在思想力的維度下,怎麼去更好影響國家決策,提出相關決策建議,起到承上啟下的節點作用,銜接社會各方影響力是很重要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