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專家談美國大選:來自憤怒白人的呐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11 00:19:07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教授、副院長謝韜(中評社 徐夢溪攝)
 
  六是,相比於 2000年和2004年,在小布什選舉時,宗教、社會問題都是重要的議題,但此次徐那句,基本沒有人談論道德和社會的問題,控槍也沒有得到很高的重視。共和黨的南方戰略已經改為經濟為主。

  七是,奧巴馬執政的8年讓美國社會越來越極化。美國社會已經變成,從民權運動以來最種族化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事實上有黑人總統坐在白宮,很多白人接受不,他們心中減弱的種族的東西在這次大選中展現了出來。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現代院美國所刁大明表示,白人多層次的民怨構成了這次選舉的底色並且直接影響了這次選舉的結果。

  他認為,這場選舉的核心議題是經濟就業。美國選舉政治,一切政治都是地方的,但所有選舉都是以經濟作為頭等大事。這種規律在最近幾次選舉不太明顯,2014年中期選舉時的核心議題是比較發散的。

  “隨著選舉臨近,特朗普錄音門曝光,當時的感覺似乎性別議題、女性選民對於希拉里可能存在的壓倒式的支持會成為一個很核心的議題,甚至會斷送特朗普及他代表的共和黨。但民調數據顯示支持希拉里的女性選民大概52到53%,有43%的女性選民支持了特朗普,換句話說女性選民是在支持希拉里,但不是白人女性,換句話說白人的憤怒或白人對於安身立命的焦慮超越了性別的認同成為核心議題,成為最重要的一個讓共和黨能夠入主白宮的砝碼。” 刁大明說。

  他表示,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比如各個州的情況,本來預計能夠讓希拉里拿下的維斯康辛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密歇根州,這些是白人情緒化比較強的地方,正是這些人在投票箱前想要奮力讓華盛頓聽到他們的呐喊,希拉里顯然不如特朗普這麼好,白人的憤怒可能是這次選舉的主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