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國深:用更大的智慧處理兩岸關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26 00:35:08


“中華文化論壇”昨日在北京大學閉幕。(中評社 臧涵攝)
 
  “有人把中國和台灣對立起來做二擇一的論述,這是非常不應該的。”劉國深說。

  他還表示,台灣錯亂的歷史教育是導致政治文化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的一部分”原本在台灣沒問題,政治鬥爭介入後才成為問題,這個命題被質疑的背後,是以偏概全的投機取巧,曲解了歷史。

  劉國深說,兩岸之間斬不斷,理還亂的歷史文化淵源的關係,任何國家無法取而代之。其實兩岸之間部分人把大量時間都耗費在文字遊戲上,愛鑽牛角尖。比方說,慰安婦、“日治”還是“日據”的問題,不僅是史實之爭,更是話語權的鬥爭。

  “兩岸之間到底在爭什麼?”劉國深說,其實兩岸同屬一個國家,這沒什麼好爭,一個中國是歷史、法理,也是政治現實,兩岸之間不是國家間的爭執,而是誰代表中國的政權之爭,居於極端下風的台灣方面感受到他們已爭不過了,就採取不負責任的放棄代表權之爭,企圖片面改變兩岸關係性質,構建國與國之爭的新話語體系。但這樣做無疑是政治上的自殺行為,大陸方面和國際社會都不允許,台灣內部就先亂了。但我們大陸學者也要清楚地認識到,如果要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就不能不考慮對方的感受,不能讓對方有迫降的感受,還要讓對方確信在現有實際政治利益基礎上,因為合作而有新的增量。

  從政治情感差異方面來看,劉國深認為,我們有時很難體會到對方的情感。我們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看到那些華人華僑平日里關係很好,但一提到政治符號上的歸屬問題,氣氛立即僵住。因為生活經歷不同,兩岸對立政權統治下出去的人們對政黨的情感、對政權的情感、對國家的情感、對各種政治符號的情感會有差異,我們不能粗暴簡單地處理如此混雜與糾纏的問題,盡量不要讓其中一方受到傷害。因此,劉國深建議,複雜的問題要耐心地處理。很多台灣人不願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國號,這並不是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這是事實存在,不難理解,我們必須面對。不少台灣人對“中華民國”符號很糾結,“台灣共和國”又不可能,我們必須想想,如何給他們一個可以接受,我們也可以認同的政治符號。因此,“我們要思考如何讓我們的人民在政權認同之外,有一個共同的國家認同符號。”他認為,在兩岸之間的場合,一個中國不能簡單地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兩岸之間既然不是國家之爭,就不要動不動搬出國號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