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關注:台媒如何評價一帶一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16 00:38:58


 
  該文表示,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效益和潛力,根本在於“一帶一路”引領了國際社會21世紀的發展理念。觀察“一帶一路”,不難發現其“共商、共建、共用”的原則及“平等、開放、相容、公益”的理念,正與當今互聯網發展的大趨勢有著共通的內在邏輯。

  《旺報》14日頭條新聞指出,2013年習近平拋出“一帶一路”倡議後,來自各國的質疑不斷,但3年多來,“一帶一路”在建設中前進。向來對中國大陸在全球活動的報道,總是持比較負面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近日推出《中國的新世界秩序》專題,發現中國大陸的影響力,早已從投資、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旅遊和軍事五個領域滲透。

  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上午在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中國願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所有“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的友好合作。中國願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經驗,但不會幹涉他國內政,不會輸出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更不會強加於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複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

  對此,《聯合新聞網》15日刊文表示,習近平昨在講話中又提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五原則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這是大陸歷代領導人遵循的外交大政方針,把這個最高外交原則注入了“一帶一路”,且習近平強調一帶一路是“和平之路”。

  該文章稱,當美國總統特朗普主張“美國優先”路線,習近平反而高舉“經濟全球化”的大旗,此舉贏得歐洲國家的掌聲,如今趁著這個勢頭把“一帶一路”包裝在“經濟全球化”概念下,幾乎無所不包地跨越地緣藩籬,但究竟能夠走多遠多久,就看未來是否有歐洲國家埋單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