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從大學校長到台藝獨董 蔡典謨:人生新挑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28 00:29:46


蔡典謨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中評社 張爽攝)
 
  蔡典謨非常看好台藝公司的發展,“林董事長本身是很傑出的企業家,又是畫家,他的油畫非常好。這樣的人的優勢就是會把藝術品做成產業化。可以預料,台藝會有很好的發展,因為他的領頭人有這些優勢。”

  蔡典謨與台藝董事長林富男有將近十幾年的交往,對林董事長的為人非常了解。“林董事長做人很成功,跟他交往會很持久,他的領袖能力也非常強,能參與這樣的一個團隊是非常愉快的,我相信這個公司未來一定會很有成就,在藝術文創產業方面會有很好的發展。能在公司發展過程中成為其中的一份子,我覺得與有榮焉。”

  教育一直是從事多年教育工作的蔡典謨主要關注的議題。林富男董事長對教育工作的關心也讓他很感動。“林董事長和中評社共同主辦了大學校長論壇,這個論壇一般都不是由民間企業來辦的,但是董事長就是非常關心兩岸的教育,以他的人脈來辦這個論壇。我覺得這個論壇辦的非常成功。”

  作為曾經的大學校長,蔡典謨對台灣大學教育“少子化”的問題非常憂心。“台灣教育改革的政策叫做讓人人都上大學,所以台灣每一個縣市都有大學。那時候台灣的人口在高峰期,那個階段30%的人才能夠進到大學裡面。但是到了現在,台灣的出生率一直在下降,大學面臨很大的挑戰。特別是台灣有一些私立大學,面臨的問題是有很多名額,但是人數招不滿。”

  蔡典謨認為,兩岸的教育文化的交流可以解決台灣大學“少子化”的問題,而且對兩岸都是有利的。“台灣的大學面臨學生人數不足的問題,如果能夠招攬境外的學生,最方便的就是陸生,因為沒有語言的障礙。”

  “不同來源的學生在一個大環境裡面可以互相學習,體驗不同的文化,台灣本島的學生也可以相互學習,這就是國際化。這對人才的培育是一個非常好的管道。”蔡典謨說,大陸的學生需要進修的管道和環境,對他們來說到台灣來讀大學也是一個國際的體驗,也是促進他們獲得優勢的管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