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岸青年觀點論壇:台灣教科書之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12 00:37:31


特邀嘉賓、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李理(中評社 張爽攝)
 
  徐偉軒:中華文化和台灣文化互相交融 不可分割

  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副理事長徐偉軒表示,台灣執政當局正在實施去中國化,可是他們又不承認,這就讓主動打擊變得很困難。因為執政當局也知道去中國化沒有正當性,比如把台灣從中國做切割,他們給的理由是要“詳今略古”,很多人同意這種說法,但是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面對未來。

  “我們沒有反對台灣文化和台灣的主體意識,我們反對的是以確立台灣主體性行去中國化之事。我是研究台灣廟宇建築、裝飾的,如果完全忽視中華文化,就完全研究不下去。中華文化和台灣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可能分割的。”徐偉軒說。

  徐偉軒認為,應該鼓勵台灣青年研究台灣文化,鼓勵他們深挖具有中華文化色彩的台灣文化。對於研究台灣歷史文化的學者,應該讓他們的文章有發表和出版的空間。對於未來青少年在教科書中可能學到的一些知識片段,我們要利用網絡、出版物來填補空白。

  王鴻志:台灣難以通過文化台獨建構民族性

  社科院台研所副研究員王鴻志表示,美利堅民族是一個有旺盛創造力的民族,也是多元文化社會。英國民族從歷史來看,也是經過多次外族入侵,在多元化之後產生了生命力。中華民族從漢朝開始,就多年跟北方匈奴有戰爭,民族的融合是非常頻繁的,到了五胡亂華時期,與多個民族進行了融合,是一個非常雜糅的民族。

  王鴻志說,台灣的主要族群,本身從民族性來說,是比較單純的漢民族。從這個角度來講,台灣如果想通過教科書、文化台獨來建構民族性,對於台灣歷史來看是不可能實現的。台灣之所以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是因為台灣處於中華文化圈,有產業分工的體系,從短中長期來看,危害的是台灣人民的利益。台灣人民要意識到自己的命運不能被政黨利益所左右,成為政黨利益的犧牲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