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這是記者在採訪拍攝。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10月29日電/在許多西方媒體看來,中共十九大為中國成為強勢的全球軍事強國奠定了基礎。很多媒體將這些動向界定為對西方所有民主國家的關乎存亡的威脅。
香港《南華早報》10月27日載文《你怎麼看中國取決於你的立場》,文章說,從我的角度,這樣的觀點是短視和多疑的。即使中國真的對我們構成嚴重的關乎存亡的威脅——我并不這麼認為——那麼應該做出的反應是審視我們自己的治理模式,檢討為何最近幾十年來成效如此不佳。威脅不是來自北京,也不是來自它選擇的政治制度,而是來自我們未能使民主制度發揮出其應有的優越性。
我們都經歷了最近發生的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民主制度缺點的重大事件——我們不是只談美國大選和英國脫歐公投的異常結果。民主政治近乎無窮的版本使之很難全面地說明我們民主主義者在捍衛什麼。作為一位英國人,鑒於我們的民主制度從來沒有允許我們選擇自己的首相及其大臣們,我一直覺得難以說明我們占據了什麼優越的道德高地。
不過最尷尬的是,在使我們的民主公民享受到經濟或社會進步的優越性方面,我發現捍衛我們的民主政治越來越難。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越來越顯而易見的是——沒有經濟增長,民主制度表現反常。民主國家競選政治職位的候選人似乎需要能够承諾會比競爭對手幹得更好,諸如經濟增長更強勁,消費能力提高,工資待遇好,更有保障,對老人照顧更好等等。而經濟衰退和收縮,包括減少開支、失業、沒有保障、工資待遇差,很難讓人接受。
看著我們民主國家陷入政治亂局,中國領導人對自己的模式越來越有自信。他們不僅強調中國令人羨慕的經濟增長在過去30年已經使數億人脫貧,而且強調中國“例外論”。他們說,中國太大,在政治上太脆弱,難以應對不確定性和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