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19年外貿面臨三大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9-01-21 07:51:51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2018年12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3854.4億美元,增長-5.8%。其中,出口2212.5億美元,增長-4.4%;進口1641.9億美元,增長-7.6%。貿易差額570.6億美元。

  一、外部因素導致12月份出口同比負增長

  證券日報發表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飛文章介紹,2018年12月份出口同比增長-4.4%,創2018年單月同比最低增速,三方面因素導致12月出口同比下降:

  一是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導致外需強勁勢頭減弱。2018年12月份,摩根大通全球、美國、歐元區的製造業PMI分別為51.5%、54.1%、51.4%,雖然都保持在榮枯線以上,但都創下了2017年以來的新低;韓國、澳大利亞、中國台灣、南非的製造業PMI(或PMI)分別為49.8%、49.5%、44.8%、49%,都位於榮枯線以下。相比2017年12月份,中國主要出口國家及地區的經濟景氣狀況減弱,外需開始受到明顯影響。2018年12月份的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均值低於2017年同期284點。從主要出口國家及地區數據看,2018年12月份中國對美國、歐洲、日本、巴西、印度、南非、澳大利亞、中國台灣的出口增速都為負值。

  二是2018年12月份出口增速受到2017年同期高基數影響。2017年12月份出口金額2315.23億美元,為2017年全年的最高值,出口增速為10.73%,出口金額和增速基數雙高。在此情況下,2018年12月份的出口增速不佳顯而易見。

  三是貿易摩擦帶來的滯後影響開始集中顯現。12月份,貿易摩擦導致的國內企業“搶出口”行為進入尾聲。儘管過去幾個月,中央與地方及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出口企業的政策,各地對出口類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給予了更多支持,但這些政策的紅利釋放需要一個過程,政策對衝作用尚無法立刻顯現。

  從2018年全年來看,中國出口2.48萬億美元,同比增長9.9%。出口總金額表現較好的同時,出口目的地進一步拓展,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速高於整體出口增速。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出口占出口總值的比重進一步提升,繼續保持第一大出口主體地位。

  二、內部需求減弱是進口負增長的主因

  文章分析,2018年12月份進口同比增長-7.6%,創2017年以來最低增速,影響因素有三方面:

  一是大宗商品進口價格繼續下跌。2018年12月份,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下跌,CRB綜合、油脂、食品、家畜、金屬、工業原料、紡織品指數均值較2017年12月分別下跌16.46、27.15、10.97、47.06、43.26、21.48、9.56點。全球油價繼續下跌,WTI原油均價下跌至48.98美元/桶,較2017年12月均價低9美元/桶。儘管部分商品的進口量有所增加(比如原油),但由於價格下跌明顯,進口總額增長受到顯著制約。

  二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實際GDP增速降至6.5%,相比二季度下滑0.2個百分點,這是自2015年以來首次出現的新情況。2018年12月份製造業PMI為49.4%,自2016年8月份以來首次跌破榮枯線。這表明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加大,經濟下行和內需放緩均不利於進口擴大。比如,從進口量看,2018年12月份的大豆進口量為572萬噸,較2017年同期大幅減少383萬噸。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