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大的潛在政治能量?
前年的“佔中”過後,新成立的政治組織在香港層出不窮,其中又以路線傾向“本土”的為多。今年二月底的香港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來自“本土民主前線”(本民前)的候選人梁天琦,贏得六萬多、約一成五的選票,位列七名候選人中的第三位,一時成為城中熱話。
在投票日之前,尤其是本民前直接參與的旺角暴亂未發生時,梁天琦一直連“不被看好”都算不上,而可以說是“未被看到”。因此,旺角暴亂、新界東補選衍生出的“梁天琦效應”,或許成為傾向“本土”路線的政團陸續成立的誘因。
然而,這塊餅究竟是原封不動地被更多後來加入的人分薄了,還是愈做愈大,則仍需時間來觀察和證明。即使本民前或“香港民族黨”在未來的選舉中大放異彩,亦需視乎其究竟是開拓了新的民意基礎,還是僅僅分走了原有激進泛民的票源。
另一方面,梁天琦在新界東補選中的六萬多得票,是否意味著投票給他的香港市民,皆完全支持本民前的主張和港獨的理念,其實亦是一個需要進一步論證才能確定的命題。其它投票給梁天琦的原因,可能還包括對泛民、建制兩大陣營以至整體社會現狀皆不滿意,而在一時間尋求新的政治路線。
以上這些道理或邏輯,拿到“香港民族黨”和其它新近成立的“本土”派組織同樣適用。須知,在香港組織一個政黨並不困難,難的是要做大、做長、做得有影響力、做得有民意基礎、做得有現實價值和現實功能。
再回顧本民前成立以來的歷程,即使在更早之前的一系列“反水貨客”行動之後,相信亦沒有多少人會真正預測得到,該組織能夠發起香港幾十年以來最轟動的暴亂事件。畢竟這是少數中的少數,亦需要特定的社會環境和歷史因素,更需要經過一個組織一段時間的發展。
當然,在目前的社會環境和歷史因素未見明顯改變的情況下,“香港民族黨”始終有可能發展壯大,甚至如本民前一樣“轟動一時”,但是“有可能”不代表“必然會”,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進一步的觀察研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