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灣工商時報:正視陸客減少的產業關聯效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05 11:56:53


  中評社台北1月5日電/自去年五月起陸客來台人數逐月下滑,起初降幅僅一成,至年底降幅已擴至四成,其影響層面也由旅行業、住宿業、遊覽車業轉而擴散至零售業、休閒服務業。受影響的產業非僅營收下滑,甚至僱用人數也開始減少,在產業關聯的波及下,其對總體經濟的影響不容小覷。 

  台灣工商時報今天社論說,早年只注意貨品的出口,鮮少關注服務輸出,然而吸引海外旅客來台觀光就是服務輸出,服務輸出如同貨品出口,一樣可以創造外匯帶動經濟成長。直到2002年民進黨執政才開始注意這個問題並推出“觀光客倍增計劃”,然而儘管有發展觀光的雄心,但礙於僵化的兩岸政策,民進黨八年執政期間僅讓觀光客由262萬人增至372萬人,其所創造的外匯收入也僅由37億美元增至52億美元,與其倍增計劃有極大的落差。 

  隨後,國民黨於2008年重新執政,重修兩岸關係,恢復兩岸交流,隨著兩岸直航,放寬陸客來台限制,國民黨執政八年讓觀光客由384萬人倍增至1,044萬人,旅行收入也由59億美元翻升至144億美元。民進黨政府的倍增計劃停滯不前,直到國民黨執政才得以實現,觀光客得以倍增,其根本原因仍在於陸客八年間由33萬人增至418萬人。 

  國民黨執政八年間,雖日、韓觀光客也有明顯成長,但若排除陸客,八年之間我們的旅客人數也僅由351萬人升至626萬人,少了四百萬名來自大陸的旅客,自不可能創造隨後旅行業、住宿業、遊覽車業及零售業的榮景,這個道理至為明顯。 

  依“觀光局”的調查,2015年逾千萬名觀光客里,以來自日本、大陸的觀光客消費力最強,每人每日消費228美元,遠高於來自美、歐的觀光客的160美元。就以這一年而言,以每位旅客停留七天估計,全體陸客在台灣的消費高達2,137億元台幣,占國內生產毛額(GDP)1.3%,這意味著如果陸客減四成,將使“我國”經濟成長下滑0.5個百分點,對於台灣近年經濟經常落到保一、保二的地步,0.5個百分點不可謂不大。 

  尤其,上述估計並未考慮旅客入境的空運支出,也未考慮產業關聯效果,而這兩個因素的影響也不算小,前者會影響我航空業者的收入,後者則更將波及國內休閒娛樂、租賃、廣告、保險、零售等逾百行業。這兩項影響不易評估,然而就以“主計總處”所編算的“產業關聯表”約略可以了解其嚴重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