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戚嘉林:鄭成功的當代意義是確保台灣入版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27 00:16:38


陸方代表贈與紀念品。(中評社 張嘉文攝)
論壇現場。(中評社 張嘉文攝)
 
  其次,鄭成功使中華文化在台生根。鄭成功率軍東遷是台灣史上來自內地的首次大規模集體強制性政治移民,一次性移民25,000人,雖然遷台初期因糧荒饑饉約有半數病歿,但其子鄭經續於1664年率官兵及眷屬六七千人抵台,加上鄭成功入台前台灣已經有漢人約25,000人,使當時漢人多集居在以今天台南市為核心向南北有限擴張的地方,相對於土著各部落散居台灣全島各地,所形成人口上的局部壓倒性優勢,並因同步引入政府組織的高階漢文化及科舉教育,從而使中華文化全面性的根生台灣。

  其三,故就國族高度觀之,鄭成功率明鄭大軍東遷台灣具有“開台聖王”之地方性與“延平郡王”之全國性。前者體現鄭成功在台灣為漢族開拓新天地,後世並以“開台聖王”為主神在全台各地祭祀之;後者,台灣社會對“延平郡王”封號的接納與榮耀,體現人們內化認同鄭成功延續南明政權我國明朝對台灣的治理,故鄭成功事蹟具有地方性與全國性的雙重歷史意義。

  其四、正歷史是連續的,鄭成功東闢台灣,使大清修入版圖,兩岸在同屬一國的一體化治理下,接續18世紀百年百萬移民狂潮,漢族與原住民廣泛通婚融合、1949年國府遷台91萬人大規模的政治移民,其中更有大量外省老兵與台灣原住民通婚再融合。台灣歷經“四百年漢原融合、四百年血脈”,兩岸早已內化為血脈同源的中國人,是現狀也是現在進行式。今天,試問今天哪一個原民部族沒有與外省人通婚?哪一個原民部族中沒有與外省老兵融合的後代?,兩岸同屬一中,是天經地義的事,是天命所歸。

  戚嘉林最後說,綜合總結前述四點,他認為我們不要從微觀的角度,糾纏鄭成功的缺失小節,誠如巡撫沈葆楨所云,將鄭成功的“缺憾還諸天地”;我們應從宏觀的角度,自國族的高度俯視,誠如近代名人張學良將軍所云,鄭成功“豐功豈在遵明朔確保台灣入版圖”。也就是說,鄭成功對我們中華民族的最偉大的貢獻,就是“確保台灣入版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