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海巡艦加TAIWAN 吳斯懷:護漁比作秀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21-02-18 18:05:58


對於海巡艦艇加上“TAIWAN”字樣,藍委吳斯懷發文提出看法。(照片:吳斯懷臉書)
  中評社台北2月18日電/對於海巡艦艇加上“TAIWAN”字樣引發外界議論,中國國民黨“立委”吳斯懷今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蔡英文上任以來,在商業、內政、“外交”等範疇,逐步推動以“台灣”取代“中華民國”。從公營事業、外交,到海巡艦艇上塗裝TAIWAN字樣。不難看出民進黨積極推動台灣意識工程,不只是去中化,更要去“中華民國”化,並以台灣取而代之的企圖心。

  吳斯懷提醒蔡政府,海巡艦艇出海不是作秀,“海巡署”不該只是勇於塗油漆改名稱,卻怯於奮勇挺漁民、護漁權、顧“主權”,屢屢讓漁民在台灣經濟海域吃鱉,遭到日方公務船驅離甚至逮捕。

  吳斯懷臉書全文如下:

  #釣魚台是“中華民國”領土

  “海巡署”在艦艇上增加“TAIWAN”塗裝,引起一陣波瀾,代表“國家”的執法艦艇增加任何塗裝都是小事,我們沒有意見,但細究決策程序及意識形態就讓人感覺政府小鼻子小眼睛的做法,把“國格”降低了。如果蔡政府公開說“釣魚台是‘中華民國’領土”再改塗裝放大ROC,我們一定舉雙手贊成。

  先談決策程序的混亂

  一、海巡艦艇增加“TAIWAN”塗裝作業(本來不是什麼大事),但消息傳出後引起意識型態爭議,第一時間“海巡署”否認此舉為“國安”高層指示,打算一肩扛起責任。

  二、“總統府”發言人立刻公開表示,“不用懷疑、也不用猜測,正是蔡英文本人的指示”。

  三、府方“霸氣”回應後,原先否認塗裝與“國安”高層有關的“海巡署”,立即轉貼府方臉書貼文,並對外致歉,還建議外界應以“總統府”發言人的回應為主。

  台海周邊1年約有30萬艘次的各國船舶通行,府方雖宣稱是因應中共推動“海警法”後,艦艇“安全執法”所需,避免與中國海警船混淆,但府方一方面強調安全執法,也同時表示“不挑釁、不屈服,始終是我們堅持的立場”讓人感覺政治意味重於技術層面上的效用。此舉對外會否產生兩岸衝突風險升高的聯想?不過就是改個艦艇塗裝須要“總統”跳出來說明嗎?誰決定改塗裝“海巡署”須要道歉嗎?只考慮意識形態的決策程序讓我們看不到“國家”的未來!

  再論釣魚台主權爭議

  無論從歷史文獻,或是以地理與法理觀之,釣魚台列嶼主權歸屬於“中華民國”,這個事實毋庸置疑。政府應積極向國際社會重申“我國”和平主張釣魚台列嶼主權,不要只會在“海巡署”艦外加塗“TAIWAN”,卻不敢在釣魚台議題展現真正愛台灣、顧漁權、護主權的行動與決心。政府應該呼籲,大陸或日本均應自我克制,不升高對立及武裝行動,避免危及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提醒蔡政府,海巡艦艇出海不是作秀,“海巡署”不該只是勇於塗油漆改名稱,卻怯於奮勇挺漁民、護漁權、顧“主權”,屢屢讓漁民在“我國”經濟海域吃鱉,遭到日方公務船驅離甚至逮捕。

  “去中華民國化”不能解決台灣困境

  蔡英文上任以來,在商業、內政、外交等範疇,逐步推動以“台灣”取代“中華民國”。從公營事業、外交,到海巡艦艇上塗裝TAIWAN字樣。不難看出民進黨積極推動台灣意識工程,不只是去中化,更要去“中華民國”化,並以台灣取而代之的企圖心。

  回頭檢視民進黨執政“去中化”的小動作,2003年,“外交部”在護照加上TAIWAN。陳水扁第二任期將中國造船、中國石油與中華郵政3家公營公司,改名為台灣造船、台灣中油與台灣郵政。其中,台灣郵政雖因《郵政法》等規範未能配合修法,隔年又恢復原名;但中油花了2年時間、近30億終於改名。

  蔡英文上任後,“亞東關係協會”更名為“台灣日本關係協會”,“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近期的華航改名、“外交部”在非邦交國索馬利蘭共和國設“台灣代表處”,民進黨的“去中化”、“台灣正名”,已從內部延伸到對外及國際社會。

  去年以台灣名義與索馬利蘭建立關係時,“外交部”一度說“這塊牌子就寫台灣沒有多餘贅字”,引起爭議後,蔡英文還特別出面強調“中華民國”絕對不會是贅字”;“去中化”、“去中華民國化”,是非常嚴肅且嚴重的課題,它牽涉的是國際現實、兩岸關係及台灣的安全,民進黨想讓“台灣”取代“中華民國”,真的準備好了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