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朱新民:國民黨成為兩岸資產符合美國利益
http://www.CRNTT.com   2022-06-03 00:41:03


 
  台灣周邊來說,美國總統拜登亞太行已經完成,然後國務卿布林肯的對中國政策報告也做了說明,美國對台的各種動作,對蔡英文政府路線的支持跟認同也已確實非常清楚。所以朱立倫去美國任務任重道遠,總體來說有三個目標,一個是為他自己、二是為國民黨、三則為台灣。

  為朱立倫自己的部分,朱新民說,當然就是累積朱立倫的政治能量,這點大家都看得出來,因為他要讓大家知道他跟美國有對話的空間,美國也認可他的親美政策跟立場,加上要去為國民黨駐美的代表處揭牌等等的動作,都希望累積他在國民黨內個人未來的政治能量和企圖,這是簡單清楚的。

  第二從國民黨來講,朱新民表示,在政黨競爭層面,國民黨在台灣內部的民調跟形象,以及整個國民黨在兩岸政策上的路線,事實上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在這情況下,國民黨能否在兩岸關係扮演正能量角色,就很重要。

  朱立倫強調,兩岸對抗氛圍嚴重,而蔡政府又不願和大陸對話,也沒有對話的可能,國民黨更應該成為兩岸的資產,或是兩岸對話平台、橋樑。蔡政府當然不願意把這機會給國民黨,但美國可能會有不同角度,因為民進黨除了唯一對抗、全面對抗大陸,沒有其他了,可是兩岸完全對抗,其實不全然符合美國利益,從布林肯的對中政策談話中明白提到不支持“台獨”,可以看出。

  因此朱立倫的第二個目標,朱新民說,就是怎麼讓美方去了解接受,國民黨成為兩岸的資產這件事,是符合美國利益,也符合台灣利益。

  朱新民說,朱立倫訪美的第三個目標就是對台灣,台灣不能夠、也不需要成為中美全球競爭跟台海衝突當中被犧牲的棋子,台灣人民最需要的是和平,但現在感覺最匱乏的也是和平,朱立倫必須要能把這些觀點向美方講清楚。

  至於在美中對抗氛圍之下,如果美方希望朱立倫率領的國民黨也配合一起抗中的話,國民黨在此壓力下是否可能調整路線?

  朱新民認為,一個概念是,美國跟中國的全面性競爭或者對抗是存在的,但對拜登來說,對中國有個護欄的概念,就是不要發生衝突,因此美國對中國的實際作法也是一直在爭取對話,從這角度,國民黨可以告訴美國,現在國民黨對大陸的立場可以是,該對抗時就對抗,就是當大陸有否定台灣的生存,不給尊嚴的時候那就要發聲對抗。

  朱新民強調,國民黨該親中時親中,該對抗的時對抗,但對話還是要對話,這非常重要。意思就是國民黨能很有智慧的抗中、有理性的抗中,然後和大陸繼續有意義、積極的對話,這才能呈現出跟民進黨不一樣的路線。民進黨是盲目抗中、情緒抗中、勒索性的抗中,讓美國了解這一點,就不會全押寶在民進黨身上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