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包承柯:需動態平衡以確保兩岸關係穩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29 00:33:58


第二十屆“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現場(中評社 趙宇鵬攝)
 
  多重因素下的動態平衡以確保兩岸關係穩定

  包承柯指出,國際社會的影響是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中的重要變數之一,特別是美國對台灣介入的手段是多方面的。由於美國在全球戰略上和區域安全秩序上需要中國更多的協助,使得中美關係並不會在所有的層面上走向對抗,相反還會在一些議題上進行合作,中美兩國在台灣問題上有著長期的基本共識。

  從美國的利益出發,美國希望在台海地區的穩定與和平,也擔心民進黨和蔡英文會在台獨路線上持續發展會危害區域和平與穩定。因此可以想像在未來的蔡英文的任期中,美國已經開啟了的對民進黨當局介入的態勢將會不斷重演,使得美國成為兩岸動態平衡中中最為重要的外部調節因素。

  包承柯認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走向也同樣值得關注。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是由其“台獨”黨綱所規定的,要民進黨調整其“台獨”黨綱非常困難。但蔡英文在最近的表態中,首次提到了兩岸在1992年達成了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並願意把這個共同認知作為未來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這無異比蔡英文此前的發言來得更加明確和清晰,但是尚未就共同的認知與諒解的內涵做出解釋。蔡英文需要表明在“共同認知和諒解”中是否存在“一個中國”的概念,如果她能夠確認 “兩岸共同認知與諒解”中有“一個中國”的認識,未來的兩岸關係中的不確定因素就會化解,兩岸就能夠走向和平與穩定的未來。

  包承柯表示,在兩岸關係動態平衡的過程中,大陸的對台政策是中間的力量。在政治層面上的兩岸交往中,中國大陸始終堅持“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樣的認識符合兩岸關係的過去、現狀和未來。這是開展兩岸交流最為重要的政治基礎,離開這一政治基礎將會使得兩岸關係走向更為不確定。

  未來大陸是否能同民進黨當局建立正常的聯繫,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取決於兩岸已經存在的“一個中國”的認識是否得到事實上的承繼。只要出現“台獨”的主張,只要出現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行為都將會被大陸所反對,這是兩岸關係在動態平衡過程中的中堅力量,也是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完整所必不可少的。

  (後方支援記者:金裕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