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仲裁員選任和仲裁庭組成存在嚴重瑕疵。在國際仲裁中,仲裁員的選任非常重要。選任的仲裁員是否公正合理,很大程度決定整個仲裁案的結果。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附件7的規定,臨時仲裁庭由5名仲裁員組成,爭議當事國各指派一名,另外三名由當事國協商產生。此次除菲律賓選任的一名仲裁員以外,其餘四名仲裁員均由時任國際海洋法庭庭長的日本籍柳井俊二任命。
本案中菲律賓選任的仲裁員肯定會在仲裁中偏向菲方,而柳井俊二的個人政治立場鮮明,是公認的日本右翼鷹派代表人物,與美國關係非常良好。日本本身就與中國存在島嶼爭議糾紛,且柳井俊二在2013年中菲南海仲裁庭組建剛滿1個月時,就曾在日本NHK電視台節目中聲稱,強調日本存在“敵人”,需要大力強化武力等多方面措施來保障日本安全,指代性非常明顯。這樣具有強烈政治屬性的前任庭長,在他主導下組成的仲裁庭中立性和公正性都令人存疑。
中國擁有主權無可爭辯 仲裁裁決加劇地區緊張
南海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南海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和權利。就此次菲律賓要求審理的“九段線”來講,中國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明確“九段線”內為中國領土。國民政府內政部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在1935年4月出版的《中國南海各島嶼圖》中,第一次將南海諸島明確地分成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即今中沙群島)、團沙群島(即今南沙群島)。1936年白眉初編繪《中華建設新圖》,該圖在南海的U形實線內標注了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和團沙群島,這就是中國南海“九段線”的雛形。1946至1947年,國民政府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內容,通過海軍實地接收、勘探並繪制版圖,確定了U型斷續線,即目前中國所主張的“九段線”的原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宣布對南海主權的1947年一直到上世紀60年代,東南亞各國並未提出異議。但是自從上世紀70年代南海發現豐富的油氣資源後,越南、菲律賓等國家動作頻頻,迄今為止兩國占據南沙群島島礁共計四十餘個。此外,部分東南亞國家還在九段線內開採油氣資源。相比之下,中國在南海無論是島礁數量還是基礎設施建設都遠遠落後於東南亞國家,而且中國一直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來解決南海海洋爭端。但東南亞各國一直覬覦南海資源,在南海的挑釁行為不斷,特別是菲律賓此次將南海爭端起訴至國際仲裁庭並獲得“勝訴”,更使得南海爭端不斷走向複雜化、國際化的嚴峻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