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G20:全球長效治理新期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31 09:02:07


8月25日,園藝工人在杭州市濱江區江南大道街頭維護G20主題花壇。新華社記者 尹棟遜攝
  中評社北京8月31日電/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進入最後幾天倒計時。全世界的目光不僅被中國提出的“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以及通過創新驅動發展和結構性改革的“中國方案”所吸引,更觀察到,作為世界經濟治理重要平台的二十國集團,也正頗為“急切”地期待可以借由此次峰會迎來組織自身的有力轉型,並在全球治理上發揮更大的能動作用。
 
  “二十國集團峰會將有助於制定新的世界經濟轉型規則。”俄羅斯衛星網援引俄羅斯學者的觀點稱,此次杭州峰會的主題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因為國際社會需要新的全球經濟調節的規則和機構。也有專家指出,中國杭州峰會標誌著G20轉型的完成,亦將成為G20發展進程中具有歷史意義的“分水嶺”。
 
  苦尋出路
 
  全球經濟大環境的低迷已經持續了不短的時間。雪上加霜的是,全球治理和各國內部治理的雙重危機導致世界範圍內全球化“退潮”,不少發達國家重新築起了“以鄰為壑”的高墻。
 
  “國際金融危機已過去8年,世界經濟仍然沒有強勁的復甦,陷入了低投資、低增長、低消費的不良循環,大家對未來比較悲觀。”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古裡亞日前表示。
 
  數據顯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經多次調低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對2016及2017年的全球增長率,2016年1月時的預期分別為3.4%及3.7%,到7月份則分別降為3.1%和3.4%。此外,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6.7%。
 
  “8年過去了,在‘後金融海嘯時代’,儘管發達國家一再採取量化寬鬆(QE)貨幣政策,但全球經濟仍一直陷於長期停滯。”台灣《經濟日報》刊文指出,美元霸權主導下的全球金融秩序不但經常失衡,而且美國QE正是全球經濟持續加速惡化的主要源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