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爭端解決機制》藍皮書。(攝影:蘭忠偉) |
中評社:您剛剛也提到了法律還有文化,這實際上恰恰是“一帶一路”中最大的難點,要如何去突破,去解決這個問題?
王貴國:這個只能說是挑戰,關鍵是怎麼迎接這個挑戰。就此,我們準備起草一個類似於TPP的多邊合作協定草案,規定一套待遇標準。這樣做就是為了解決你剛才說的問題。各個國家的歷史、習慣、文化、法律均可能不同,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又多達60-70個。如果我們國家分別和這些國家簽訂協定,勢必出現這些協議不能相互吻合的問題。然而,有了一套共同的標準(草案),我們國家在與其他國家簽約時便有一個範本。這是亟需做的。
中評社: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一帶一路”之後,您認為“一帶一路”初衷有沒有變?因為難度肯定增大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意味著文化、法律、制度各方面的矛盾就會越來越多。
王貴國:我覺得所有的事情都會變,沒有不變的,但原則不應該隨便變。二戰後國際社會力圖建立的國際秩序的初衷是什麼?改革開放的初衷是什麼?隨著形勢的發展,大方向可以不變,但具體做法要變。
就算摸著石頭過河也要不斷調整。比如TPP是供談判的頂層設計。框架協議草擬出來了,相關國家還是要具體談。就算面對美國這麼強大的國家,小國也會提出自己的看法,因為利益所在。
中評社:所以目前最主要的目標是什麼?
王貴國:我認為還是經濟合作,即以法律為保障的合作。此外,在文化方面列國要相互瞭解、相互理解,進而達至相互信任。
“一帶一路”這麼大的一個工程,怎麼可能沒有法律保障呢?比如建一個大樓,沒有藍圖可能嗎?藍圖是什麼,就是規則。農村蓋房子需要一個泥瓦匠而不需要藍圖,但泥瓦匠腦子里邊還是有藍圖的,只不過是沒畫出來而已。地基有多高,房柱有多高,上樑有多長,用多粗的梁,這些都是根據藍圖;甚至農村的老太太做棉襖都是有藍圖的,只不過沒畫出來而已。“一帶一路”的建設不應該沒個藍圖。這個藍圖就是法律框架。故此,一套行之有效的適用於“一帶一路”的爭端解決機制應該是目前最欠缺的。
很多事都是相互促進的,有的時候某些事情適宜民間來推動,有的時候適宜政府來推動。現在西方正在大張旗鼓地組建多邊投資法院。在此情況下,由政府出面成立“一帶一路”的爭端解決機構難度就大了很多。然而由民間發起,聯合其他國家的民間機構和專家共同設立,則不失為可供考慮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