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林毅夫:為何“中國崩潰論”都沒有應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10 00:26:29


 
  大陸城鎮化與產業轉型空間大 維持投資增長帶動就業

  展望未來,林毅夫表示,由於內部的結構性改革問題,發達國家可能會陷入像日本那樣長達二十年或更長時間的經濟疲軟。而在這種情況下,未來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一方面需要靠改革中內部的機制體制,另一方面還要靠內需來發動發展。林毅夫說,內需由投資和消費兩部分組成。在投資方面,他認為,中國大陸仍有不少中諸如水泥、鋼鐵等低端產業升級,還有很大的產業升級的空間,去年中國進口的製造業產品達到1.1萬億美元,基礎設施也有繼續完善的空間,除了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港口和機場,城市內部的基礎設施,地下鐵路、地下管網還是相當缺乏。

  林毅夫說,目前中國大陸仍然處於一個中等收入經濟體到高收入經濟體的過程中,同時也處於城鎮化進程中,大量農民進城,他認為這些都是巨大的投資機會。他表示,即便是發達國家也應該通過投資來拉動經濟,而發達國家的城鎮化已經完成,相較而言中國大陸也更多投資的機會。與此同時,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同樣帶來很多新機遇。他認為,從這個角度來看,維持相對比較高的投資增長力,投資增加就業,就業就會持續增長,大陸應該可以維持政府所提出的每年6.5%以上的增長。林毅夫特別說明,他所提及的投資指的都是供給側改革中所說的“補短版”的投資。

  林毅夫表示,中國大陸經濟目前6.5%的增長率跟過去9%左右的增長率相比,每6.5%的增長都意味著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1.1%,而且他相信大陸未來經濟增長的質量會越來越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