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專訪:王春新談香港應對逆全球化衝擊
http://www.CRNTT.com   2020-06-04 00:06:54


 

  金融全球化收縮調整 第三次全球化將全面開啟 

  中評社:民粹力量上升、各國製造業成本“此消彼長”等情況的出現制約了全球化進程。您認為小而高度開放的香港,應如何應對逆全球化所帶來的衝擊?
 
  王春新:我認為在全球化過程中,成本是一個因素,但不是一個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是生產要素和產業鏈完整性等。從這些方面來看,中國這些年是很有優勢的。此次疫情可以說是全球化所面對的一個挫折,比如美國現在想做什麼?它想做的不是把跨國公司的全球供應鏈在全球重新布局,而是要帶動本國製造業的復興。
 
  我們可以從一個更宏觀的層面來看全球化。過去人類已經經過兩次全球化:第一次是古絲綢之路的全球化,古代的絲綢之路帶動了東西方商品的互換和文化的交流;第二次是近代資本主義四百年的全球化,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殖民全球化,第二階段是以英國為代表的貿易全球化,第三階段是以美國為代表的金融全球化。而香港成為全球化的受益者,是從第二次全球化的第三階段(七十年代)開始。
 
  到現在為止,全球化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調整,大致有四個特點:第一,第二次全球化,特別是金融全球化出現收縮調整的過程。現在美國想以“三零”規則(零關稅、零壁壘和零補貼)來進行談判,重新簽訂貿易協定,這個規則比較有利於美國的工業復興,所以金融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收縮與調整是美國發起的。
 
  第二,區域化成為主流。比如最典型的東亞地區,2017年東亞地區的經濟總量就超過北美地區,變成全球最大的經濟區域。現在英國脫歐會讓區域化有些影響,但是英國脫歐之後的歐盟可能會發展更好,所以應該說區域化會變成主流。
 
  第三,“一帶一路”將開啟第三次全球化的浪潮。如果說過去四百年第二次全球化解決10億人的現代化問題,那麼第三次全球化就是要解決68億人的現代化問題,它是以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作為主導,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工程。在舊的全球化出現收縮調整時,新的第三次全球化正在開啟,而且“一帶一路”的全球化將是對全球化模式的全面創新。
  
  第四,科技創新將成為新一輪全球化的主要動力。
 
  我認為未來五年,全球將處在一個金融全球化收縮調整,但第三次全球化全面開啟的過渡階段。那麼香港如何應對這樣一個挑戰?我覺得有幾個東西要做:其一,參與區域化的進程。比如東盟、粵港澳大灣區,香港在其中可以扮演很多角色,包括貿易、投資、金融的角色。其二,協助國家高質量地推動“一帶一路”。香港其實是“一帶一路”的國際服務樞紐,做貿易、做物流、做投資、做金融服務、做融資、做專業服務等等。其三,推動創新型經濟的發展。香港不能老是“炒樓”,要不斷推動創新型經濟,才能夠更好地應對逆全球化的衝擊,迎接新的全球化浪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