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聯會副主席黃成益(中評社圖片) |
香港孔教學院常務副院長吳漢良說,香港5-7月失業率已回落至5%,但失業問題仍然嚴峻。失業大軍中不乏應屆畢業的年輕人,這牽扯到香港人才培育和就職市場資源不對稱問題。因此,要大力鼓勵青年人將就業市場擴展至整個大灣區。特區政府可以加大力度推廣“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並團結三地青年,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發展平台,讓他們在中華民族偉大歷史進程中大有可為。
要解決香港住屋貴、住屋細、住屋難問題,吳漢良建議,短期看,可以放寬地積比率、改化土地、收地重置以及加快或精簡在現行法例審批中的建樓申請程序,並提升市區重建流程及建築方法,縮短建築及驗收時間;長期看,可以考慮開發邊陲地帶。香港擁有大量未開發土地,運用率亦僅及新加坡一半,當中涉及4萬多公頃的郊野公園及邊陲地帶。此外,香港現有4千多公頃農地,發展潛力巨大。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董事李炳光牧師提到,香港的貧富懸殊、就業、教育、住房等深層次矛盾確實不容易解決,但又必須解決,尤其是住房問題,很多市民還“捱”在劏房中,不少年輕人面對高企的房價而感到絕望,已經造成了社會嚴重的怨氣和撕裂。今年七月,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出,期盼2049年的香港告別劏房、籠屋。這給了香港一個希望。但是,房屋問題的解決,還是要靠香港政府的作為,希望特區政府能夠加大土地供應、興建公屋、控制樓價上漲。
天主教代表謝戰則認為,特區政府缺乏明確與積極的產業政策,造成香港產業結構單一化,經濟主要由金融和地產推動增長,未能提升生產效率,也未能提高廣大市民收入,導致財富嚴重不均。此外,市民難以負擔的住房成本、缺乏向上流動性、緊缺的社會保障等,都是亟待解決的深層次矛盾,這些問題已經影響到社會的穩定。特區政府需要將目光能放長遠,反思香港結構性的問題與發展,推出治標更治本的舉措,高瞻遠矚地解決經濟、土地、房屋等根本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