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12日電/“立法院”日前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以下簡稱“促轉條例”)。由於第二條明定“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的工作之一是“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加上第五條規範“出現於公共建築或場所之紀念或緬懷威權統治者之象徵,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之”,因此引發外界對於以“中正”、“介壽”為名的校名或路名會否需要改名的疑慮。
中央網路報今天社評說,由於“教育部長”潘文忠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學校本身也是公共場域,後續“教育部”也會與相關的學校依條例內的相關內容做適法上的研處。此種說法,更加深外界對於曾有歷史記憶之校名或路名要被更改的疑慮。對此,已有受影響校友表示,改名可以,但要在校內保留部份“歷史記憶”或是可以用解說牌陳列威權的功與過,且應邀請學校所有師生、校友及鄰近民眾共同參與公聽會、公投。
不僅如此,民進黨“立委”談及此議題時將蔣介石與希特勒劃上等號,認為“台灣有27億的硬幣、244條路、30所學校都能看到他的影子”,並指出“這就代表它確實需要轉型正義”,“要不然,哪有一個國家有幾十所學校幾百條路都是用同一個名字?”更認為“促轉條例”是參考德國的例子,而且德國比台灣的這個條例還要更嚴格。
然而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希特勒所做是種族清洗的大屠殺,是去入侵別人的國家,豈能將之與蔣介石相提並論!台灣縱使曾發生228的不幸事件,當政者也曾因為擔心紅潮入侵影響“國家安全”而實施威權統治,不過這畢竟是冷戰時期前民主國家普遍的現象,不能過於苛求。更何況此種忽略時空背景而單就事件本身判斷的作法,顯然是惡意扭曲。被評為“言論邏輯非常混亂”,又豈是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