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鏡頭:救國團團史館看見蔣經國身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2 00:50:03


救國團會址。(中評社 戴祺修攝) 
  中評社台北8月12日電(記者 戴祺修)救國團1952年成立至今超過半個世紀,見證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的轉變,舉辦過的活動難以計數,貢獻社會公益貢獻。位於松江路的會址特別設有救國團團史館,以見證救國團發展的足跡。

  步入團史館首先可以看到的是別署“髾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的書法大家于右任真跡,題字“完成中興大業、團結愛國青年”凸顯救國團在風雨飄搖的年代所肩負的責任。

  接者便是從蔣經國開始的救國團歷任主任介紹,其中包含台灣人民熟知的前“行政院長”李煥、平易近人並創辦張老師的“台灣歐吉桑”宋時選等人的歷史照片,也有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參觀救國團業務的紀錄。

  救國團團史館內也展出救國團在國民外交與兩岸交流上的貢獻,館中有大陸宋慶齡基金會致贈的獎牌、中日學生會議合作的紀念狀,也有菲律賓華人青年服務團贈送救國團五十周年的紀念品,顯示救國團在海內外的貢獻。

  對於救國團近年來努力耕耘的社會公益事業,館內也展示有救國團王冠上最閃亮寶石的張老師刊物與歷年得獎榮譽、關懷青少年的幼獅文化刊物等等眾多歷史資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