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關注:從台灣選情看民意新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18-09-15 00:20:35


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林岡(中評社 李娜攝)
 
  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同樣通過政大選研中心6月最新公布的民意調查觀察分析了台灣民眾的“統獨立場”,他表示,偏向台獨”和“盡快獨立”的兩群體構成了民進黨支持者的統獨意識,而主張“盡快統一”、“偏向統一”和“永久維持現狀”的群體構成了包括國民黨在內藍營的統獨意識。這部分群體統獨意識的分布幅度較大,從主張“盡快統一“到”永久維持現狀“的三個群體支持者都有,主張“永遠維持現狀”的立場應該同國民黨所主張的“不統不獨不武”的立場所吻合。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主張就是不主張台獨的思考。

  包承柯特別指出,主張“自己是台灣人”的這一群體的比例從2007年開始出現了明顯的上升,最高值達到了60.6%,該數值在2014年開始出現了回落,到2017年回落至55.5%,如果把這一群體的認同數值同政黨支持態度中的“民進黨支持度”相聯來思考,“自認是台灣人”的群體應該是看作“民進黨支持者”的社會基礎。但是,包承柯通過數據對比分析總結道,其實“自認是台灣人”的群體中有一半以上不支持主張台獨的民進黨。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桂清從台灣民調機構針對島內民眾“政黨認同”的調查結果中看到,近年島內“中間選民”、“無色選民”比例增多,社會民意結構出現新變化,“基本盤”以及與此類似的“政治版圖”概念對判斷選舉勝負的重要性有下降趨勢。

  不過,陳桂清表示,“中間選民擴大、基本盤萎縮”的新趨勢是否意味台灣地區政黨認同、政治版圖發生解構,是否意味藍綠“基本盤”的瓦解仍需要未來選舉驗證。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林勁表示,民進黨兩岸政策主張是否調整直接影響台灣政局及兩岸關係,也影響民進黨自身的發展。而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主張之所以時常呈現前後矛盾、左右搖擺的特征,實質上是由台灣現行的政治制度和選舉制度所決定的。尤其在“兩黨制”基本成型之後,必須獲得過半選民支持才能上台執政,這就要求黨意必須反映大部分的民意。

  林勁表示,歷來相關的各種民調都顯示主流民意樂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也希望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主張。保守的兩岸政策主張不僅無法阻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反而使自己被孤立和“邊緣化”,這就決定了民進黨必須對其政策進行適時的調整,否則難以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持,達成獲取選票的目標。此外,要打破國民黨的壟斷,爭取兩岸關係的發言權,就必須調整原有的兩岸政策主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