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施威全:台企大老拒選邊 美次卿訪台沒加分
http://www.CRNTT.com   2020-09-27 00:18:12


施威全。(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9月27日電(記者 方敬為)針對美國務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訪台,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財政顧問施威全向中評社分析,看起來對特朗普選情助益不大,研判是美國在台可圖之利萎縮,美國要蔡政府幫忙搭建美國與台灣產業鏈業者的對話平台,台灣工商大老不願配合選邊。事實上,美國內部對於柯拉克來台的行動,也褒貶不一,對特朗普而言,此行未能達到助攻選情的預期效果。

  施威全,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在賴幸媛擔任陸委會主委時間擔任簡任秘書,曾任“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新北市經濟發展局長等職。

  美國務次卿柯拉克率訪問團搭乘“灣流五型”商務包機,於17日下午5點21分抵達台北松山軍用機場,18日與蔡英文及民進黨府院高層,以及台灣工商界人士會面交流,19日出席李登輝追思禮拜弔唁後返回美國。

  分析柯拉克訪台對特朗普選情的影響,施威全表示,從次卿返美後美國國務院到白宮的態度來看,與之前美國衛生部長阿扎(Alex Azar)返美後,台灣宣布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的反應形成強烈對比,顯然,次卿這趟訪問行程,並沒有對特朗普的選情帶來高幅度加分,甚至可能跟美國原先所預期的收穫有落差。

  施威全認為,柯拉克來台訪問,不太像是美方經過縝密思量的行動,比較像是倉促而成,因為美國政府的決策高層都忙著選舉,基本上,白宮與國務院之間的協調近期也是呈現相對紛亂的情況,也就是說,國務次卿來台訪問,或許是國務院單方主導,而未經過行政橫向整合周延的行動。

  可以發現,國務院在針對次卿訪台的相關發言,非常謹慎,施威全指出,美方並未針對柯拉克訪台進行大內宣,試著讓美國民眾感覺特朗普政府此行獲得大利多,即便可以發揮“台灣牌”的反中效力,美方也未針對兩岸情勢借題發揮,甚至對外定調此行主要是派員參加李登輝追思禮拜,有意淡化政治意味。顯示出,國務次卿訪台對特朗普的助選功效不強,國務院態度低調保守。

  既然次卿訪台沒有助選成效,為何美方選擇此時派員來訪?施威全認為,美方原先的出發點,確實是為了衝刺特朗普的選情,但實際上卻未能如願。

  他說,因為美國的行政體系在面對選舉要務,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種族矛盾造成的各項內政混亂局面,已無暇在訪台行程做策略整合,事實上,美國許多外交政策相關期刊、學者,對於此行的評論褒貶不一,也對目前美國的外交系統、營運狀況、白宮安全單位對外措施,有許多批評的情況,意味著行政系統橫向聯繫紛亂,柯拉克的訪台行,美國並沒有得到太多好處,特朗普也難以藉此衝高選情。

  當然,美國沒有因為派員訪台撈到好處,台灣也難以獲得台美經貿合作的門票,施威全說,這是很現實的情況,台灣在政治意義上,確實嘗到甜頭,蔡政府也有一個大內宣的最佳素材,可以展示台美關係升溫的形象,但也無法獲得實質的經濟效益。

  其實,美國本來的盤算,是想藉此拉攏台灣企業靠向美國,助美打造所謂的“自由世界產業鏈”,用以對抗中國。

  施威全表示,但也因為欠缺周延規劃,可以發現,台美官方會談倉促,並沒有精確的探討出具體經濟合作方針,台灣“經濟部”在會後對於會談內容受訪時也保守以對。而美方透過美國在台協會(AIT)邀請台灣工商界代表餐敘會談,包括林伯豐、王文淵、賴正鎰等大老都拒絕出席,可以說,美國這次來訪,可圖之利不如預期,也就難以對內大肆宣傳。

  施威全指出,美國要蔡政府幫忙搭建美國與台灣產業鏈業者的對話平台,這個對台灣工商業者來講,其實是一個很為難的事,因為產業界要被迫選邊站,對企業的發展而言非常不利,這也是之所以工商界大老不願配合的原因。

  事實上,“自由世界產業鏈”根本是美國在自欺欺人的話術,施威全解釋,全球的產業供應鏈,本來就一直在變化當中,美國認為,要改變產業鏈過於集中在中國大陸的情況,但實際上,大陸政府也有意希望某些產業要“騰籠換鳥”,鼓勵部份外資或中資企業,南向發展,對中國的產業革新才有利,不只是台灣,中國本身也在推產業南向。

  而美國所稱的自由世界產業鏈,就是相對的替代中國產業鏈,可是,所謂的中國產業鏈,事實上,也一直在變動,而當某一些工廠從中國移到外地的時候,並不代表說,就真的是脫離中國產業鏈,美國一方面期待外資出走中國,同時招攬到美國,但美企回流的意願不高,而外資移出中國的情況,早已在發生了,甚至程度上是中國本身所樂見的。如此一來,國際的產業鏈根本沒辦法切割分明,所以自由世界產業鏈不只是癡人說夢,也是假議題,台企若真的輕易相信往美靠攏,顧此失彼,損失恐怕高於獲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