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眾黨“立委”張其祿辦公室。(中評社 鄭羿菲攝) |
張其祿是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行政學博士,曾任台灣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政治經濟系主任、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員(2017年到2020年),現為台灣民眾黨不分區“立委”、民眾黨智庫總召。
張其祿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是很標準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國家,國會有很大的自主性,要送出什麼樣的法案,行政部門未必能完全干涉。這次看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台灣政策法》,必須關注背景是美國在11月6日將進行期中選舉,而民主黨與共和黨競爭非常激烈,連前美國總統特朗普都蓄勢待發要回歸美國政壇的感覺,可以說“民主黨與共和黨都在競逐對中政策上鷹派的話語權”。
張其祿認為,《台灣政策法》是激進的法案,過程中要真正完成立法的機率非常低,可以說為了期中選舉調子拉得很高,但要完全實踐的可能性低,而美國國會部門傾向台灣很正常,但行政部門則會採取緩和穩定的政策方向,就像聯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8月初訪台,行政部門也沒能力阻攔。或者可以說是美國國會與行政部門在對中、對台政策上扮演黑白臉,也就是“衝突、妥協、進步”,在一中政策的範圍內進兩步、退一步,“漸進式地測試中國大陸的底線”。
張其祿說,《台灣政策法》若真的落實,確實對兩岸來說將會是翻天覆地的大事,但說不定在美國期中選舉過去後,因為會期不連續的因素,《台灣政策法》就落幕了。
張其祿指出,雖然我們看到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非常激進《台灣政策法》,但美國五角大廈也決定將台灣事務從東亞辦公室移出、改由中國辦公室負責、轉移給負責眾國事務的副助理國防部長切斯(Michael Chase),在政治象徵意義上,代表美國長期遵守“一中政策”並未偏離,這是一個訊號。
張其祿表示,整體來說美國行政部門是偏向穩定、現況維持的,但說回到拜登表達“若發生空前攻擊,美軍將保衛台灣”,很明顯拜登也有自己民意的政治考慮、承受期中選舉壓力,無法太過退縮,因此也是嘗試“衝突、妥協、進步”,可能不久後在另一個官方管道還是會強調“一中政策沒有改變、不鼓勵“台獨”。
張其祿說,就美國行政部門來說,三公報、台灣關係法、美國一中政策本就給予一定的彈性與模糊,有一定的操作空間,除非發生兩岸改變現況的事情,如中國大陸武力攻台、台灣宣佈獨立,但這兩種情境會發生的機率極低,拜登雖說了“若發生空前攻擊,美軍將保衛台灣”,但認真探討其實前提並不容易建立。
張其祿強調,“誰來改變現況、我就怎麼樣”是一個在模糊空間中可以施力的點,而拜登的說法也並沒有超越美國的“一中政策”。
張其祿認為,《台灣政策法》與拜登的說法,比較傾向於因為美國期中選舉所做的內宣,在美國期中選舉前,各種主張都會激進一些,台灣可以關心,但必須要謹慎以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