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鏡頭:澎湖吼門水道開啟兩岸統一新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18-10-01 00:08:50


澎湖吼門水道,浪濤洶湧。(中評社 楊騰凱攝)
  中評社澎湖10月1日電(記者 楊騰凱)吼門水道位於澎湖縣白沙鄉與西嶼鄉之間,因浪濤洶湧,會發出有如千軍萬馬奔騰的巨響,而被稱為“吼門”。

  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清軍將領施琅率兵攻台,與明鄭將領劉國軒展開澎湖海戰,最後劉國軒敗給施琅,駕船自吼門水道撤退,延平郡王鄭克塽進而決定投降清朝,使台灣、澎湖進入中國版圖,完成兩岸同一。

  如今吼門水道之上已建起澎湖跨海大橋,連結白沙鄉及西嶼鄉兩地,在西嶼鄉一側最靠近吼門水道的,是當地的“合橫國小”。

  中評社記者25日至28日前往澎湖採訪,並尋訪與兩岸有關的歷史記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