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30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本周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為接下來的經濟工作定下基調。外界對於樓市政策討論較多,但其實最為關鍵的信號來自債務方向。今次會議明確提出,“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可以預見,未來地方化債進展備受矚目,也將成為牽引貨幣政策的一條主線。
地方債務主要包括一般債、專項債和城投債。其中,城投債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城投債涵蓋地方政府國有融資平台的所有債務,包括公開發行的債券,還包括銀行貸款,以及其他非標債務。截至去年底,全國共計3000多家城投平台,城投債規模在5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超過一般債和專項債的總和(35萬億元)。當然,因城投債具有相當的隱蔽性,一直無法進行準確統計。
通脹走低 真實利率上升
隨著內地通脹數據走低,導致真實利率上升,各部門債務負擔加重,再加上中央嚴控城投債擴張,大量借新還舊的債務面臨滾續挑戰。去年底“遵義道橋”百億貸款展期,就成為了當時的財經熱點。
今年伊始,中國財政部部長劉昆就對地方債問題表態,“堅持中央不救助原則,誰家的孩子誰抱走”。這也反映出官方打破債務剛兌預期的決心。2月份圍繞“債務是不是重啟經濟的關鍵”這一話題,內地經濟學界展開大辯論。支持者認為,地方債務支撐了“地產+基建”的城市經營模式,是實現中國經濟奇跡的“法寶”;反對者指出,現時地方債務規模已超出信用和資產的約束,儼然成為了一種“鴉片”。這場債務辯論牽扯極廣,雙方在網絡直播平台唇槍舌劍、針鋒相對,這種情況在中國經濟學界可以說十分罕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