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林筱甄:莫迪第三任期 與中合作可能是選項
http://www.CRNTT.com   2024-06-14 00:28:56


印度尼赫魯大學一景。(林筱甄提供)
 
  林筱甄表示,至於印度對中國的關係,可以照莫迪的三個任期分為三個時期來看,在莫迪的第一任期時,印度拒絕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也決定不加入中國參與的RCEP,此時可以視為印度在疏遠中國。2019年莫迪第二任期時,決定走抗衡中國的路線,所以擺盪過來與美國較為友好,並著手打造印度的印太供應鏈,與中國脫鉤斷鏈。

  林筱甄指出,但莫迪在前面兩個任期當中,與中國脫鉤斷鏈差不多也完成了,如今莫迪進入第三任期,就會進入戰略自主的階段,不再被西方綁入抗衡中國的角色。

  林筱甄指出,然而在莫迪第二任期當中,台灣的角色被放大了,因為在印度供應鏈當中,台灣有一些技術是印度需要的,例如半導體技術,台印關係此時達到新高。

  林筱甄表示,但必須要留意的是,中國如何看待台灣把先進技術與印度分享的這件事情,中國大陸一直都很清楚,印度希望成為經濟大國,莫迪提出印度要在2028年成為僅次於美中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對中國來說,中國可以接受印度成為經濟大國,但假設印度成為科技大國,中國可能會感受到比較大的壓力。

  林筱甄表示,至於印度怎麼看待台海這個區域?一旦中國大陸戰略轉向外擴,就會影響到中印關係,會使印度缺乏安全感,所以當台海有危機時,印度就會說話。至於西太平洋、南海有情勢變化時,印度不見得會發聲,印度認識到在這麼多片海域中,台海最重要,不過印度看待台海情勢,是看成印度印太供應鏈的安全,而不見得是兩岸關係的未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