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吴晓球(中评社 海涵摄) |
中評社北京1月27日電(記者 海涵)23日下午,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中美人文交流中心主辦的“中美人文交流40年:歷程、經驗與挑戰” 研討會暨報告發布會在京召開。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及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的專家學者、外交部和教育部的政府官員,媒體代表等200餘人參會。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兼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吳曉球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他表示,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艱苦探索,另一方面是一直在虛心學習發達國家的經驗,尤其是美國發展市場經濟的一些做法和經驗。如何處理好和外部的關係,對中國而言至關重要,要有底線思維。希望能夠通過中美人文交流中心的工作促進中美關係向好發展。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關係,中國外交關係的基石是中美關係。中美建交對世界,對中國,對美國都具有重大意義。當今世界發生了重大變化,現在的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全球的經濟布局也發生了變化。在這樣的變化中,依然要看到,基於分工的全球化有利於全球經濟的發展,同時對於世界這樣的格局變化,我們需要對一些規則進行調整和修改。當然,規則的修改不能基於一個國家的利益,哪個國家的“優先”都是不正確的,如果每個國家都優先,這個世界就會衝突,就會充滿著矛盾。所以,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顯然是站在全球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全球大國必須站在平衡的角度,負責任的地位上,考慮全球經濟均衡發展。
吳曉球回顧說,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了中國40年浩蕩的、偉大的改革開放事業。改革開放的第二年,也就是1979年,中美這兩個偉大的國家建交了。中美建交開啟了中國的開放事業。所謂的“開放”是有標誌的,“我理解的‘開放’是向發達國家學習,向發達國家開放,在發達國家中最重要的代表無疑是美國。”中美之間建立外交關係對於中國和美國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他表示,經過40年的發展,中美兩個國家都有不同的進展,其中中國的變化是最巨大的,也是最具有歷史性的。40年來,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鄧小平同志所確定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和精神,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正確思想路向和方針政策,把中國建設成為繁榮、富強和正在邁向現代化的國家。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有一條非常重要的經驗,就是向發達國家學習。“在改革開放40年中,我們除了自己艱苦地探索之外,很重要的是,在這40年來,我們善於虛心學習發達國家的經驗,尤其是美國發展市場經濟的一些做法和經驗。”正因為此,中國如今才取得這樣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