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評論》第254期精彩觀點搶先看
http://www.CRNTT.com   2019-02-04 00:13:18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博士柳金財在《台灣地方選舉與“九二共識”再起》一文中表示,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台中市長當選人盧秀燕、南投縣長林明溱皆表態承認“九二共識”,全力拼經濟。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因為韓、盧等人皆受到民意支持,如果要用“九二共識”與大陸進行交流與合作,行政院表示尊重。這預示著民進黨當局兩岸政策的大轉彎嗎?無庸置疑,“九二共識”曾在2008年、2012年總統大選中,發揮關鍵性力量,不僅使國民黨馬英九贏取總統寶座,也是與大陸當局重啟協商的政治基礎。但 2020 年總統大選性質不同於地方選舉,統獨爭議、國家認同議題及兩岸因素,必然在大選中持續發揮影響。2018年地方選擧泛藍取得壓倒性勝利,對“九二共識”具有“去標籤化”、“去污名化”作用。回顧台灣選舉歷史經驗,2018年民進黨輸掉地方大選,2020年總統選舉勢必岌岌可危。

  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陸籍研究生馮寧默在《從“韓流”看台灣網絡時代下的非典型選戰》一文中指出,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演進,網絡逐漸被應用於選舉之中,成為除傳統選舉方式的又一大亮點,崛起並深化發展。當網絡遭遇選舉時,雙方如何因應與互動?網絡為 2018 年台灣九合一選舉帶來了什麼,又怎樣幫助了韓國瑜一波三折最終當選高雄市長?後真相時代(post-truth),民眾擅長因循自己的觀點尋找證據,誕生了先結論、後論證的思維方式。這種思考方式形成了後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網絡成為了傳播“後真相”的重要載體。

  本期“智庫觀察”欄目中刊登了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劉性仁的《對黃嘉樹及王英津兩位教授兩岸觀點的新思考》,該文簡要介紹了黃嘉樹的新兩岸統合概念與王英津複合式一國兩制台灣模式,並認為,兩位教授的主張對台灣都保有一定的彈性,所謂的彈性是建立在兩岸談判協商的基礎上,也就是頂層設計,要習當局與蔡政府拍板才算數。如果有蔡習會,這或許就是此議題對話的契機。文章指出,兩岸關係的矛盾與衝突必須要有及時對話及溝通的機制,並且按照雙方所發生衝突事務的不同性質而採取不同的解決機制。倘若雙方所發生的衝突屬於事務性範疇,可依循有關法律來解決;若雙方所發生衝突屬於政治性範疇,恐怕就必須要以政治性方式來解決。

  本期“智庫回眸”欄目刊登了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楊劍的《兩岸共同的事業——論兩岸共同媒體中評社》一文。2003 年,楊劍先生的論文最先提出了“兩岸共同媒體”的新概念,並對其內涵進行充分的論述。時任《中國評論》月刊社長的郭偉峰由此得到全新的啟發,並將有關理論具體運用於中評社的實踐之中,在實踐中求發展,獲得了兩岸關係新聞傳播與兩岸民眾情感溝通的歷史突破。郭偉峰認為,楊劍先生的卓越見識是中評社得以成功的重要思想動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