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論壇:中美關係中的台灣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9-03-18 00:11:24


國台辦海研中心主任、國際政治學博士仇開明(中評社 海涵攝)
 
  國台辦海研中心主任、國際政治學博士仇開明指出,自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以來,民進黨當局積極向美貼靠,美借落實《台灣交往法》,服務於大國競爭戰略需要,放手大打“台灣牌”。深入分析可見,美相關操作具有以下特征:

  一,落實《與台灣交往法》,支持民進黨當局的“抗陸”路線。一是增派美官員訪問台灣,提升安排台灣政要過境待遇;二是加大對台軍售案審批頻次力度;三是通過“面試”台灣“2020選舉”參選人施加對台影響力。

  二,重點強化與台當局的政治與安全合作,壓制趨向兩岸合作生利的民意路線。由於大陸經濟社會發展與迅速進步,兩岸實力對比差距的迅速擴大,台灣越來越失去與大陸競爭的資本與定力。台灣統治和精英階層仍然保持著較強的對美認同和依靠,但與台灣民眾的訴求和需要之間差距逐漸擴大,台灣社會民眾認為發展更重於安全。大陸和美國對台灣民眾的安全意義發生了變化,大陸能提供發展紅利、經濟安全,美國式安全承諾退居次要地位了,甚至於成為負擔。

  三,“美國優先”和強烈的戰略主導,削弱了美國影響的光環,犧牲了台灣民眾福祉。美國對台灣施加影響的方式變了。過去美國曾經出於其戰略利益需要,以提供經濟援助、給予市場准入優惠、加強對台投資及技術支持幫助台灣發展的方式影響台灣。今天同樣是出於“美國優先”戰略考量,在提供政治支持的同時,更多地要求台灣對等開放市場,同時要求台灣提高安全防衛支出比例,形式上是分擔台灣防備成本,實質上是讓台灣承擔美與大陸競爭的代價,讓台灣替美國“背鍋”。美國是利用了台灣主動投靠,要台灣更多地增加中國大陸的戰略損耗,從而服務於美國大國競爭利益需要,是讓台灣為美國買單。

  四,精於戰略算計,避免捲入衝突,美強化對台灣政治集團的風險管控,以維護其對台安全承諾的主動。“美國優先”是美對台戰略和承諾的遵循,決定了美國對台安全承諾要以最小成本獲取最大收益,也從根本上決定了其承諾的有限性,即通過精確算計、避免被動陷入衝突,不得不兌現所謂對台灣安全的承諾。美國根本不想把對台安全承諾,放大到因台灣獨派勢力鋌而走險導致美國捲入而承擔過大代價。這樣的話,承諾就變成麻煩和包袱,就被綁架了。這不是美國利益所在,毫無疑問是要極力避免的。這個底部就是中國大陸所劃的紅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