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兩岸媒體走進古繒國博物館 探尋曾姓傳承
http://www.CRNTT.com   2019-04-09 00:21:43


古繒國博物館(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南陽4月9日電(記者 海涵)8日上午,兩岸媒體姓氏尋根聯合採訪團一行抵達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探尋曾姓起源。

  關於曾氏的起源,據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員袁義達的研究,主要由姒姓和和姬姓兩大來源組成,且都源自方城。方城現有古繒國博物館供人們去了解和認識曾姓的歷史脈絡。

  歷史文獻表明,從夏周到戰國初期,方城境內一直存在著繒國。據文物考古發現,夏代曲烈封地繒國當在方城八里橋一帶。方城縣境內的繒國,是夏代始封的侯爵繒國,方城八里橋夏代遺址正是繒侯曲烈侯國國都所在地,也是曾氏起源地。據了解,2010年4月17日,中華曾氏祖根地暨古繒國遺址授牌揭碑典禮在方城和鄭州兩地同時舉行,河南省姓氏祖地與名人里籍研究認定中心向方城縣頒發“中華曾姓祖根地”銅牌。

  古繒國博物館(曾氏始祖大宗祠)是中華古繒國文化苑的核心工程和地標性建築。2012年12月24日上午9時,備受矚目的中華古繒國文化苑主題工程—古繒國博物館破土動工典禮儀式隆重舉行。經過兩年建設,古繒國博物館得以基本建成。博物館占地69畝、總建築面積9999㎡,博物館由南向北為前殿、遠祖殿、曲烈王殿、忠孝殿,分別供奉著皇帝、曲烈、曾子塑像。古繒國博物館嚴格遵照諸侯王的禮儀規格建造,採用“回”字形的三進兩院制式,整體坐北朝南;曲烈殿是核心建築,採用九級高台回廊,建築風格為漢代,廣場兩側設置小型鐘樓和鼓樓,整體形成“金龜探海”之勢。曾或作“鄫”、“繒”,是夏代的一個著名古國。曾國文化源遠流長,從新中國成立開始,迄今已有將近4000年的歷史。

  在古繒國博物館的長廊里,還展示有曾姓的傳播情況。其中特別展示出,曾姓曾渡海入台。據資料記載,曾氏族人遷居台灣是從明末開始的。據統計,台灣曾姓在全省737個姓中居第十六位。

  曾姓出過很多名人,為眾人所熟知的有曾子、曾國藩等。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人(山東嘉祥縣)。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與其父曾點同師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主張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省、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曾子參與編制了《論語》、著寫了《大學》、《孝經》、《曾子十篇》等作品。曾子在儒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後世尊奉為“宗聖”,是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國藩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組建湘軍,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在他的倡議下,建造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學生。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曾國藩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