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昊陵(中評社 海涵攝) |
中評社鄭州4月12日電(記者 海涵)伏羲和女娃的故事大概是每個中華兒女在童年時期就聽過的傳說。11日上午,兩岸媒體姓氏尋根聯合採訪團一行來到了河南省淮陽縣的太昊伏羲陵,感受伏羲文化。
兩岸媒體姓氏尋根聯合採訪活動由河南省台辦主辦,其主題為“傳承中華文化暨尋找鄉愁”,中評社、聯合報、旺報、中天電視台、台灣導報、指傳媒、冠騰傳媒、民生新聞網、新華社、鳳凰網、中新社、國際在線、華夏經緯網、台聲雜誌社、梨視頻、河南日報、河南電視台、大河網等18家媒體受邀參加報道。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位於河南省淮陽縣城北1.5公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18大名陵之一。因其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廟,故稱“天下第一陵”。2017年,太昊陵被設為河南省對台交流基地。
該陵廟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數理興建,是中國帝王陵廟中大規模宮殿式古建築群之孤例。全廟南北長750米.占地875畝。分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全陵有三殿、兩樓、兩廊、兩坊、一台、一壇、一亭、一祠、一堂、一園、七觀、十六門。幾十座建築主要貫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軸線上,如果把南北大門層層打開,可從南面第一道門直望紫禁城中太昊伏羲氏的巨大陵墓,號稱“十門相照”。
據《陳州府志》記載:太昊陵在春秋時已有陵,漢以前有祠。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四年(公元630年)頒詔“禁民芻牧”。五代周世宗顯德元年(公元954年)禁民樵采耕犁。宋太祖趙匡胤於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置守陵戶,詔示三年一祭,牲用太牢,造祭器。乾德四年(公元966年),詔立陵廟,置守陵戶五,春秋祀以太牢,禦書祝版;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又增守陵戶二,以朱襄、昊英配祀。此後,陵與廟祀.日見崇隆並有禦祭。元朝,祀事不修,廟貌漸毀,至元末已蕩然無存.宋以前的建築僅留下一塊傳為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巾書的墓碑。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訪求帝王陵寢,太昊陵首列第一,四年,駕幸陳(今淮陽),禦制祝文致祭。八年,遣官行視陵寢。九年,複置守陵戶。明英宗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知州張志道奏立寢殿、廊廡、戟門、廚庫、宰牲等房;天順六年(公元1462年),複加修葺,立後殿、鐘鼓樓、齋宿房,又作三清觀;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增高鐘鼓樓、彩繪殿宇;萬歷四年(公元1576年),輸幣三千金,又大修之;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發帑銀八千兩,大為修葺。至此,內外城垣,規模宏大,殿宇巍峨,金碧輝煌,定成格局。
太昊陵背後的伏羲文化,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6500年前,伏羲氏在這裡建都,他定禮數以導文,造干戈而飾武;作甲歷以分四時,刻書契而代結繩;結網罟,以教民漁獵;興庖廚,始變茹腥之食;制嫁娶,革除群婚之弊;定姓氏,以正人倫之本;造琴瑟,開禮樂之大化;養犧牲,創原始畜牧之先河;特別是他仰觀俯察,中觀萬物,始畫八卦,開啟了人類智慧之源,升起了中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以龍紀官,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大統一。
伏羲文化主要可以從四個方面來歸納:一、伏羲文化的基礎正姓氏,制嫁娶;二、伏羲文化的根本是伏羲結網罟、養犧牲;三、伏羲文化的精髓是始畫八卦;四、伏羲文化的精神是龍的精神。
作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廟,太昊陵近年來也見證著眾多兩岸交流往事。比如,2012年9月,台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到太昊陵參訪,他說,天地是本,伏羲是根,太昊陵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根”之所在;2016年10月10日、2017年3月24日,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台灣勞動黨主席、台灣百姓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吳榮元,台灣工黨主席、台灣兩岸關係發展促進會理事長鄭昭明先後兩次率團到太昊陵參訪,並於2017年3月24在太昊陵舉辦海峽兩岸中華姓氏文化周口研討會,全國台聯副主席楊毅周、省台辦副主任尚潤澤、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劉翔南、周口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方婷等出席活動,海峽兩岸專家百餘人與會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