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
中評社北京4月24日電(記者 海涵 實習記者 張西特)4月16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周邊外交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主辦的“經略周邊論壇·東亞地區合作向何處去”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會議邀請到眾多東亞問題研究專家,就東亞地區合作回顧與總結、東亞地區合作研究前沿、東亞地區合作未來走向三個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周邊外交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星宇主持了是次會議。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教授黃大慧在開場發言時指出,在東亞地區合作的推進過程中,中日韓三國峰會這一合作機制的建立初衷就是建立面向未來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但是,中日韓之間的合作卻一波三折,中日韓三國峰會幾次因為歷史問題、領土爭端問題等遇挫。此外,影響東亞地區合作的還有美國因素。此前,美國重返亞太,主導TPP,阻擋了東亞地區合作的進程。在2016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美國退出TPP,這同樣對東亞地區合作造成很大影響。最近兩年,印太戰略越發被關注,TPP出現之後東亞地區合作的亞太化趨勢是否會轉為印太化?在這個大的背景下,東亞地區合作將往何處去?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為此,本次研討會特別設置了三個專題討論環節,分別就“東亞地區合作回顧與總結”、“東亞地區合作研究前沿”、“東亞地區合作未來走向”三項議題展開討論。
在對東亞地區合作進行回顧與總結時,參與討論的學者對東亞地區合作的進程進行了梳理,並舉例說明了東亞地區合作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面臨的挑戰。學者們一致認為,回顧東亞地區合作的歷史,不難看出,東亞地區的合作很艱難,往往是一波三折、走走停停。其原因除了東亞區域內國家之間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分歧之外,還有區域外國家——美國的介入。美國是東亞地區合作的重要影響因素。地區合作如何與國際秩序相協調是東亞地區合作面臨的一個挑戰。此外,合作機制的建立也是東亞地區合作面臨的一大障礙。雖然東亞地區合作曾經出現過各種各樣機制建設,但是似乎目前為止並沒有找到適合的機制。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姜躍春認為,一路走來,東亞區域合作充滿艱辛,走走停停狀態居多。東亞地區的合作沒有出現公認的路徑,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渠道、路徑,從大圈到小圈,形形色色,這與東亞地區複雜性密切相關。總之,東亞地區的合作充滿了嚴峻挑戰,複雜性、多元性、不確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