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工業策進會資深產業顧問陳子昂。(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5月9日電(記者 倪鴻祥)中美對抗及疫情影響下,台商從大陸出走的比例到底多不多?“資訊工業策進會”資深產業顧問陳子昂8日在“兩岸重開機,疫後新契機”研討會上表示,經過調查近3年來有70%的台商留在大陸,但未來10年世界工廠不是中國而是“everywhere”,而且出現美中“雙供應鏈”,台商不會選邊站,而會悠游於兩套生產系統之間。
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主辦,馬英九基金會、台北企業經理協進會、中國文化大學協辦“兩岸重開機,疫後新契機”研討會,前海基會副董事長、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主持,馬英九受邀出席。資訊工業策進會資深產業顧問陳子昂從“全球供應鏈重整,台商因應之道”提出看法。
陳子昂表示,過去30年,大家經常聽到的是世界工廠是中國大陸,也就是說大陸改革開放以後,很多台商在大陸就經營得很成功,現在大家都在想,下一個10年,也就是到2030年,中國還會不會是世界工廠?如果不是,誰會是下一個世界工廠?
陳子昂指出,特朗普從2018年實施美中貿易戰,後來疫情爆發後,全世界的供應鏈開始起了一個變化,也就是從中國移出的企業多還是少?當時特朗普在競選的時候,說移出中國的企業如滔滔江水,當然他不能代表在大陸的外商,但台商的部分可以調查,因此過去3年“資策會”、“國發會”、很多單位都做了統計調查,目前各方的看法,都認為留在大陸的台商占70%,移動到東南亞的占20%,回到台灣投資的占了10%。
陳子昂說,進一步了解留在大陸的台商,其實分兩種,一種是看好大陸未來的內需,也就是從世界工廠轉成內需市場;另一種則是缺錢,缺人、缺資源,無法像大廠一樣全球布局,所以他只好被迫留在大陸。
他表示,台商移動到東南亞的20%裡,在過去10年以移動到越南最多,占將近70%,但越南並不會是下一個世界工廠,因為過去一年他常與越南台商總會視訊會議,越南台商總會認為,一越南土地太狹長,缺地;二,越南只有9646萬人,所以越南缺土地,缺工也很嚴重;三是台商最不能忍受的,越南動不動就罷工,罷工背後甚至傳說還有地方政府在背後支持,所以台商不認為越南是下一個世界工廠;而過去10年台商最不想移動的國家是印度,因此下一個世界工廠不會是越南或印度。
他指出,這次因為疫情,改變了人類的消費行為,就是變成網路購物,過去電商要求從7天到貨變成5天、再變成24小時,現在是一天內要到貨,所以帶動了短鏈革命,變成在地化生產,因此可以大膽預判,未來10年不會是“made in China”,而是“made in everywhere”世界都是工廠。
陳子昂說,因為美國為了供應鏈安全體系,要求產品成份不能有中國生產的成份,供應商只能在台灣或其他地方生產,而且美國正在審議2021戰略競爭法案,要把抗中變成一個法案,以後不管誰當美國總統,都得抗中,因此這就出現了美、中兩種生產系統的雙供應鏈,但台商不會選邊站,而會悠游於兩套生產系統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