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評論》第294期精彩觀點搶先看
http://www.CRNTT.com   2022-06-01 00:27:33


 
  本期“智庫思潮”欄目刊發了《兩岸分工合作 共創經貿榮景》一文。該文作者高孔廉(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教授)表示,兩岸經貿基本上是依市場法則運作,雖然結構已由過去的互補走向近年的競合,但本質上還是互惠互利的,台商可以擴大視野,走向世界,但不能忽視近在毗鄰的廣大大陸市場。兩岸政府似可經由經貿逐漸化解敵意,開誠布公,探討分工合作,共創經貿榮景。

  本期“智庫觀察”欄目刊發了《文化基因是文化穩定性的決定因素——兼論“文化台獨”之荒謬》一文。該文作者張銘清(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社會平台主任、首席專家)表示,正因為中華民族有傳統的文化基因決定了中華文化的穩定性,我們才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還是堅定的文化自信。這是中華民族復興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台獨”分子,在堅不可摧的中華文化銅牆鐵壁面前,衹能落得頭破血流的下場。“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的新輝煌!”

  本期“智庫研究”欄目刊發了《試析民進黨當局對美依附的表現、成因及影響》一文。該文作者夏昂(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孫雲(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表示,民進黨蔡英文上台後,在對外關係上一面倒向美國,對美國表現出很強的依附性色彩。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民進黨當局對美依附的具體表現包括:謀求加入美國“印太戰略”;提昇台美經貿關係;斥巨資購買美國軍事裝備;配合美國遏制中國大陸;利用美國擴展所謂“國際空間”。民進黨當局對美依附的成因包括:台灣的歷史傳統;民進黨的理念;平衡來自大陸的壓力;“聯美拒統”的需要。民進黨當局對美國的依附給台灣政治、經濟、社會,以及兩岸關係和台灣的對外關係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本期“智庫視野”欄目刊發了《俄烏衝突及對兩岸關係的啟示》和《“俄烏之戰”對台海局勢的影響》兩篇文章。

  《俄烏衝突及對兩岸關係的啟示》一文的作者王信賢(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表示,俄烏戰爭迄今未如俄羅斯總統普丁一開始所預期的速戰速決,烏克蘭在北約,特別是美國的支持下,俄羅斯不僅未佔到便宜,也付出巨大的代價,隨著時間拉長,國際間強權博弈的痕跡也更加明顯。俄羅斯受到西方國家的譴責與制裁的同時,北京與莫斯科緊密的盟友關係一直受到國際關注。這場衝突不單是戰爭型態的典範轉移,也是國際政治的典範轉移。此外,不衹影響美中俄大三角,也關乎美中台小三角關係,也應該對兩岸關係有所啟示。

  《“俄烏之戰”對台海局勢的影響》一文作者李理(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台灣史研究室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聘任教授)表示,美國挑起俄烏戰爭的目的是肢解俄羅斯,再以“北約”東擴“印太”圍堵中俄,並利用台灣達到最大化的遏制中國。俄烏戰爭爆發以後,台灣人對美國不出兵的反應“群起嘩然”。多次民調都顯示有過半民眾不相信美國會派兵協防台灣,甚至開始出現“和統無望論”的聲音。俄烏戰爭使台灣局勢出現了新變化,是利用這個“機會之窗”,還是繼續採取“隱忍”之策,需要我們審時度勢,從復興“中國夢”的大局出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