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中共中央舉行發布會 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
http://www.CRNTT.com   2022-10-24 17:02:31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完善社會治理體系”中,多次提到“基層”,可見對基層社會治理的高度重視。請問下一步對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有什麼考慮?謝謝。

  陳一新:謝謝法治日報記者的提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基層是社會治理的最前沿,是“中國之治”的根基。我們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最關鍵的就是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最大程度把矛盾風險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我體會,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要注重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打擊”上下功夫,要結合基層社會治安形勢特點,依法打擊人民群眾反映最突出的違法犯罪,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堅持露頭就打,堅持打小打早,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是在“化解”上下功夫。進一步暢通和規範人民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健全矛盾一站式、多元化解決機制,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三是在“管理”上下功夫。進一步完善網格化管理機制,加強重點行業領域管理,及時發現處理各類風險隱患和苗頭性問題。

  四是在“服務”上下功夫。進一步推進基層公共服務均等化,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效能,做到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

  五是在“疏導”上下功夫。進一步完善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機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嚴防個人極端案事件。

  六是在“群防”上下功夫。進一步發展壯大群防群治力量,弘揚見義勇為精神,完善獎勵保障政策,讓見義勇為、見義眾為成為新時代社會風尚。謝謝。

  新華社記者:剛才也提及到,在報告的第二部分對理論創新作了“六個必須堅持”的總結,這是過去沒有過的新概括。我的問題是,我們應該具體如何去理解這“六個必須堅持”?謝謝。

  孫業禮:謝謝新華社記者的提問。這“六個必須堅持”非常重要,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每一條都有深厚的內涵。比如“堅持人民至上”,這首先是一種立場和態度,體現了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同時,也體現了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對理論創新規律的集中認識。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實踐是我們黨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所以我們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的理論;我們黨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黨的理論必然是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我們黨的主要任務就是組織帶領人民群眾為實現美好生活而奮鬥,這個理論祗有掌握群眾、為群眾所掌握,才能變成改造世界的武器,所以我們的理論必然是為群眾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理論。習近平總書記把這個道理講得很透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充分體現了這種人民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