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一棵樹一把琴 堌陽人民奏響致富強音
http://www.CRNTT.com   2024-04-13 00:49:47


蘭考縣音樂小鎮項目的標準化廠房區。(中評社 吳雨菲攝)
  中評社蘭考4月13日電(助理記者 吳雨菲)昔日鹽碱地,今日樂音揚。在河南省蘭考縣堌陽鎮,昔日用以防風固沙的泡桐樹,隨著生態環境的顯著改善,成為製作民族樂器的上乘之選。如今,以泡桐為原料的民族樂器加工產業,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引領著蘭考走向繁榮。

  那麼,泡桐樹是如何在蘭考這片土地上奏響致富樂章的呢?4月12日,中評社助理記者隨“行走都市圈·聚焦出彩中原”兩岸媒體聯合採訪團深入蘭考縣堌陽鎮,一探究竟。

  蘭考樂器產業的崛起,離不開“循聲選琴”的智慧。上世紀70年代,蘭考的百姓便開始嘗試通過泡桐產業探尋致富之路。當時的群眾大多以木匠為業,製作風箱、電表盒、桌椅板櫈等木製品,並遠銷城市。而到了80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機遇讓蘭考的泡桐名聲大噪。上海民族樂器廠著名的琵琶製作大師張連根發現,蘭考泡桐製作的風箱鼓風時聲音清脆悅耳,非常適合製作民族樂器的音板。在這樣的機緣巧合下,蘭考人民挖掘到了製作樂器音板的上佳材料。由此,蘭考與民族樂器結下了不解之緣,泡桐樹也成了老百姓心中的致富樹。

  為了讓大家親身感受蘭考樂器的獨特魅力,現場還特意安排了彈奏環節。當彈奏者手指輕挑銀弦,悠揚的古琴聲便在空中回蕩,餘音鬆沉曠遠,仿佛清風拂面,令人陶醉。一曲空靈婉轉、清麗細膩的古琴旋律,引得同行的台灣記者們頻頻拍手叫好,對蘭考樂器的卓越品質贊不絕口。

  一棵樹,承載了一種精神。“焦桐”,這棵充滿傳奇色彩的泡桐樹,已深深扎根在幾代蘭考人民的心中。它不僅見證了蘭考樂器產業的崛起,更成為當地人民心中的致富樹。

  經過數十載的不懈探索,目前,蘭考縣擁有各類民族樂器及配套企業219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9家。這些企業年產銷各種民族樂器高達70萬台把,音板及配件600萬套,年產值達30億元。從業人員已逾1.8萬餘人,產品產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33%,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焦桐、中州、君誼、琴昇、祥音等品牌更是聲名遠揚,產品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日本、新加坡、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家,讓蘭考真正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樂器之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