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辛旗為《台海情緣》作序:壯闊的時代畫卷
http://www.CRNTT.com   2024-06-13 00:18:04


《台海情緣——一個家族的歷史見證》(中評社 海涵攝)
 

  博東教授為人豪爽熱情,正義感強,朋友遍及海內外,這位老北大歷史系畢業生學養精湛又有著鑽研韌勁。他開拓了對民進黨的學術領域研究;在對台政策策略問題上為中央決策提供參考;長期參與對台宣傳和兩岸學術交流;培養大批年輕的涉台研究學者;近年來他又奔波於海峽兩岸為在台犧牲的烈士揚名昭雪,他是真正的台灣問題專家。

  我有幸結交博東教授父子兩代人,1985年我從事對台工作伊始,曾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廣播節目寫稿,徐森源前輩是台播部離休多年的老領導,那年底在元旦迎新會上我見過他老人家。與博東教授交往則始於1988年8月接待台灣學者王曉波來訪的研討會上,他早年出版《丘逢甲傳》奠定了在台灣研究領域的學術地位。其後30多年裡,我們共同參加過重大對台工作和文獻起草,共同參加過兩岸各類學術交流,接受海內外新聞媒體的採訪。特別是他任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時,我們一道組織了兩岸客家高峰論壇。我們年齡相差17歲,但時代轉動的齒輪竟然使我們有了許多共同人生經歷,更在共同推動事業之中成了忘年之交。2011年開始,我與劉光典烈士之子劉玉平先生倡議並參與修建了西山無名烈士紀念廣場,那些刻在碑墻上在台犧牲英烈名字當中,許多人是博東教授父親徐森源的戰友。

  冥冥之中,我們都在續寫這一段無盡的歷史,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是對台隱蔽戰線英烈們的安魂之所,如果把其落成慰藉英靈與徐森源、潘佩卿夫婦海峽隔絕近六十年靈骨合葬聯繫起來看,這不就是家國情懷的具體寫照嗎!這部家族史起首那段文字讀來怎不令人涕淚交泗,長嘆不已。“2007年夏從北京、台灣島北南同時起飛,徐家四兄弟分乘兩岸航班飛機護送父母靈骨歸返蕉嶺徐氏祖堂安放,隔絕六十年的夫妻生離逝合,葉落歸根。”

  2020年7月博東教授以餐敘方式昭告老朋友們,他與老伴張明華,也是他北大歷史系同學,要回桑梓蕉嶺定居。這不僅是延續徐姓家族的孝道和歷史,更是回報祖母和家鄉當年對他的撫養之恩情。記得那天聚會上,徐博東教授請海協會孫亞夫副會長和我代表在場老朋友們講幾句話。我說;“這次博東教授定居蕉嶺,心系葉落歸根,但而今徐姓一支早已在歷史進程中根脈繁衍華夏南北大地,自古客家人就有一個光榮傳統,那就是客家非客、落地生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