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拜登中東秀軍事肌肉 林賢參:安撫北約盟友
http://www.CRNTT.com   2021-07-02 10:56:40


 
  拜登是否可以達成目的?

  林賢參表示,拜登的想法或許是這樣雖然是這樣,但是,其效果到底如何?會不會引發反效果?目前無法下判斷。畢竟伊朗新總統是強硬派,俄羅斯在敘利亞議題上本來就很強硬一點,加上黑海問題劍拔弩張,看的出來普丁這幾年姿態非常強硬,因此拜登此舉是否引發反效果,後續還要再觀察。

  林賢參認為,美俄峰會結束後,中美元首進行視訊會晤,普丁也是想利用美中對抗的鶴蚌相爭以獲得漁翁之利,因而希望取得中美兩國之間的微妙平衡。用戰略三角理論來說,俄羅斯似乎處於戰略三角關係中的樞紐位置,中美雙方都希望拉攏俄羅斯來對抗另一方。因此,拜登採取行動後,俄羅斯與中國是不是會越走越近,也需要一點時間來觀察。

  美中兩國可能利用十月舉行的G20峰會舉行“拜習會”,是否代表美國會不斷想辦法增加籌碼呢?

  林賢參表示,理論上應該是會,兩國進行交涉折衝,談判前的籌碼越多越好,這是一定的。問題是,它能否真的成為籌碼,那就很難說了。上述拜登以戰迫和的效果,最終也有可能無法達到拜登政府的預期目標。在中東,中國是攻勢的一方,美國是守勢的一方,拜登此時在中東動武,是否與可能在十月舉辦的拜習會有所牽連,目前還看不出其間的關聯性。

  拜登是多邊主義者,對其盟友是否也傳達了什麼意涵?

  林賢參表示,如果美國撤離中東,等於中東問題丟給北約處理,美國好像有點不負責任。不過現在遠距投射的武器越來越多,不需要駐軍一樣隨時都可以進行攻擊,美國也向北約盟國傳達出,有需要時美國還是會出面,協助維護中東區域的和平與穩定,有點像是安撫北約的味道。

  美國還有辦法在全球兼顧多個戰場嗎?

  林賢參表示,美國在克林頓時代曾稱有足夠軍力同時應對兩場戰爭,小布什時代變成1.5場,變成打贏一場、撐住另一場先的戰略規劃。但是,受到2006年次級房貸以及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引發的金融風暴打擊,美國的相對國力和軍事力量下降,已沒有能力同時經營1.5場的戰爭,奧巴馬政府希望把歐洲事務交給北約和歐洲大國處理,將美國60%軍力轉向亞太地區,以平衡中國崛起的力量。

  林賢參接著說,由於美國過度介入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不但造成俄羅斯的威脅,也讓美國轉向亞太再平衡戰略成為空談,畢竟美國在傳統上還是重歐輕亞。也由於奧巴馬介入烏克蘭危機惡化美俄關係,中俄聯手對應美國的挑戰,讓美國力量分散在歐亞兩洲東奔西跑,有利於中、俄兩國與美國的較量。事實上,美國已經沒有能力在歐亞同時經營戰場,以因應對手的挑戰。再加上美國國內政治上的“特朗普主義”,亦即,不願意再繼續擔任世界警察的政治氛圍,勢必讓拜登政府今後介入國際安全事務的力量與意願日益減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