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鏡頭:石門古戰場 串起牡丹社抗日歷史
http://www.CRNTT.com   2024-05-23 00:38:46


“石門古戰場”是台灣牡丹社事件發生地點,就在這片峽谷。(中評社 蔣繼平攝)
 
  另外,牡丹水庫園區也有一棟“牡丹社事件故事館”,為屏東縣政府與牡丹鄉公所透過“牡丹社事件再造歷史場域計劃”設立而成。其採用最先進的AR科技,虛擬實境導覽,重返1874年牡丹社事件,館內透過影音、互動遊戲、故事牆、地理模型和舊器具等形式,展現當年日軍與原住民的衝突過程。

  1871年11月,琉球宮古島之島民69名自福州返回宮古島途中,於台灣瑯喬之東部八瑤灣遭遇颶風,造成3名溺死,餘66名船民則登岸保命。其眾人登陸後,發生之際遇,據載為遭到當地“牡丹社”原住民襲擊,遇難者54名,均葬於今石門附近。事後日本於1874年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3千餘人,共乘5艘軍船,自長崎駛往台灣,於台灣恆春瑯喬灣登陸,在石門一地與牡丹社、高士滑社原住民激戰,原住民不敵,死傷慘烈,史稱“牡丹社事件”。

  牡丹鄉位於屏東縣東南部,中央山脈南端東側,東臨太平洋,東南與滿州鄉相接,南為車城鄉,西與北鄰獅子鄉,東北與台東縣達仁鄉鄰接。全鄉海拔高度約在500公尺以下,地形以丘陵為主。截至2023年底,牡丹鄉戶數約2千戶,人口約4.8千人,居民則以排灣族為主,少部份為阿美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