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施琅攻台完成清朝統一大業 澎湖施公祠供奉
http://www.CRNTT.com   2024-08-15 00:05:10


“施公祠”位於澎湖縣馬公市的中央老街。(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澎湖8月15日電(記者 蔣繼平)澎湖縣馬公市的中央老街是澎湖發展最早的一條街,短短200公尺發展成商店街,有琳瑯滿目的各式商品小物,還有一間全台唯一供奉施琅的“施公祠”,同時還是古蹟。施公祠旁另有因施琅祈禱而得湧泉傳說的“萬軍井”,老街內藏有歷史景點,值得遊客一探究竟。

  施公祠,舊稱施將軍廟,1683年(清康熙22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兵攻克明鄭政權,鄭克塽投降,台灣初次歸收編入大清帝國版圖,完成統一大業,乃設台灣道,歸屬福建省。同年中秋,清康熙封施琅為“靖海將軍候”,封靖海侯,由此推估施將軍廟建祠的期間為施琅封侯(1683年)至逝世(1696年)間所建。

  施公祠原址在舊稱媽宮澳東街(今署立澎湖醫院處),與海壇館為鄰,因於1914年廟地遭到日本政府徵收,故與海壇館一同遷建於中央街現址,神像初置於海壇標兵的伙房供祭祀,復由施琅部屬的後代項秀明重建。現在看起來雖顯窄小,但遷建當時該地段是繁華街市,且有高院牆、左右廂房,正殿前尚留有中庭,格局方正,承繼了三百多年來香火更是難得。

  因施公祠與海壇館合祀,故祭祀神明眾多。除了前排中間施琅外,後排中供奉媽祖,左邊為玉帝爺,右邊為海山城隍爺及范、謝將軍。西邊案桌供奉1832年(清道光12年)赴台平定“張丙之亂”殉職的海壇鎮鏢楊高陞及澎湖水師高清河等官兵的神位。

  祠內有“寰海皆春”及“福曜海山”兩方古匾,其中“寰海皆春”是1835年(道光15年)澎湖水師副將詹功顯所題贈,是當年在澎湖位階最高的長官,顯見當時施公祠在地方的地位。

  施公祠外側右前方有一口井,關於萬軍井的由來眾說紛紜,相傳1683年(清康熙22年)施琅率軍征澎湖時,因龐大軍隊駐紮在媽宮城無水可飲用,又逢瘟疫流行,施琅乃祈求媽祖保佑賜水,果然從井中湧出大量甘泉,解決數萬兵馬飲水之急,後以“萬軍井”稱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