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完全有能力抓住三大新發展契機,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區域知識產權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耿國華分析道,創新科技方面,香港在航空航天、生物科技和醫療技術等領域擁有不小的優勢,多所本港大學的科技成果豐碩,例如,香港理工大學的月球表面多點取樣和鑽探取土封裝技術成果運用於“嫦娥五號”的項目。因此,只要積極融入國家規劃,香港技術優勢資源必然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及利用。
知識產權方面,創新技術的蓬勃發展,健全的市場經濟體系下的法制體系,以及專業的知識產權人才,都為香港成為區域知識產權中心奠定了基礎。
文化交流方面,155年的殖民歷史,鍛造了世界上獨有的東西方多元包容的文化。各國的美食在香港都能品嘗到;各種宗教都有道場;不同種族不同文化隨處可見。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都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健康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耿國華指出,香港應在積極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基礎上,認真學習領會“十四五”規劃的精神,找准國家給予香港的優勢資源發展空間。特區政府需要積極引導,出台鼓勵政策;社會各界需要凝神聚力,形成共識,積極發揮香港在人才、資金、法治、營商環境等方面的優勢,盡快步入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如果香港在全球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基礎上,抓住機遇,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區域知識產權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香港‘超級聯繫人’的作用將更加突出,區位優勢將更加明顯,必定能夠為民族復興貢獻更大的力量。”耿國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