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現場:中共百年與香港座談會在港舉行
http://www.CRNTT.com   2021-06-28 00:14:21


青研香港召集人陳志豪致歡迎辭(中評社 沈而忱攝)
 
  嶺南大學高級研究員、香港地方志中心事務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研究所研究員劉蜀永教授則從歷史的角度,全面回顧了中國共產黨與香港的淵源。他表示,20世紀初在香港發生的兩次大規模工人運動,為中國共產黨鍛煉和培養了一批黨員骨幹。1927年“四一五”反革命政變在廣州發生,中共廣東省領導機關立即遷往香港,香港成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廣東甚至華南地區革命鬥爭的指揮中心,亦成為工人運動、抗日救亡運動開展的重心地區。抗戰爆發後,香港成為捐贈物資的中轉地和革命刊物的發行地,為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原國民政府駐港機構受到新政權的吸引和感召,紛紛宣布歸附新中國,大量資產和人才返回內地,促進了新中國的經濟建設。

  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也成為香港繁榮穩定的關鍵因素。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是香港抗戰的中流砥柱,港九大隊成為香港淪陷期間唯一一支成建制、由始至終堅持抗戰的武裝力量。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政府對香港採取“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特殊政策,政治上維持香港的穩定,經濟上給予大力支持,東江水供港、“三趟快車”就是典型事例。而中國共產黨制定的“一國兩制”方針,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創舉,亦是保障香港順利回歸和回歸後繼續繁榮發展的關鍵。

  在場觀眾對於四位嘉賓的演講反響熱烈,踴躍提問。嘉賓們就香港的教育、香港公務員宣誓、香港抗日戰爭紀念活動等話題進行了充分的交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